时间: 2025-04-26 05: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3
礼惟国干,义实民端。
身由业澡,世以教安。
金镕乃器,水术伊澜。
渐芳则馥,履冰固寒。
瞽宗务时,頖宫善诱。
咨此含生,跻彼仁寿。
淳移雅缺,历兹永久。
游艺莫师,独学谁友。
三兆戒辰,八鸾警旦。
风动蒿宫,云栖参馆。
礼迈仁周,乐超英汉。
神保爰格,祝史斯赞。
郁鬯既终,德馨是与。
降冕上痒,升宴东序。
槐宰金贞,藩维玉誉。
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诗的开头强调了礼仪是国家的根基,义理是民众的本源。人的修身要靠自己的努力,社会的安宁则依赖于教育。金器是珍贵的器物,水的技艺象征着清澈和智慧。芬芳的花香渐渐散发,而冰冷的地面则是坚硬的。瞽宗(即盲人)应当把握时机,宫廷中应善于引导。希望能在此聚集生机,迈向长寿的境地。纯净的教化移风易俗,历久弥新。游艺不应依赖师傅,独学亦能自成一派。三兆(天文现象)的警戒,八鸾(吉祥之鸟)的晨鸣。风动摇了蒿宫,云栖息在星宿之处。礼仪超越仁周,乐曲胜过英汉。神灵保佑,历史的祝福由此而来。酒宴的气氛一片欢快,德行的芬芳在此流传。降下王冠,宴会在东序举行。槐树下的金贞,藩篱中维持着玉石的美誉。时贤如云,国胄分明。
作者介绍:王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典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礼仪、道德等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释奠宴,意在庆祝太子教育的成就,展现国家对于礼仪和教育的重视。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以极高的礼仪感和文化深度,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对教育和道德的重视。诗中通过对礼仪、教育、与自然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诗开篇即以“礼惟国干”引入,将礼仪视为国家的根基,随后则强调个人的修身与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金器与水技的描写,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关系。诗中不断提到的自然意象,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人类道德的呼唤。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偶工整,语言华丽,充分显示了王俭高超的诗歌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强调礼仪与教育在国家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词测试:
“礼惟国干”中的“干”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兆戒辰”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