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1
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
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
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岳的景象,山石如同齿轮般重重叠叠,百折千回的山路通向高峰。小径因樵夫的踪迹而断绝,险峻的山峰让人说话也变得悬空。远处的沧海像是舀出的水,窦中泉水清澈可见。站在高处,心意渺茫,似乎在向客人告别。
“沧波”常指浩渺的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泃水”则常用于描写清澈的泉水,象征纯净与灵动。诗中通过这些意象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宋弼,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游览盘山之际,旨在抒发对高山景色的感慨,以及在高处所产生的渺小与孤独感。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的奇险与自然的壮美。首联“积石何齿齿,百折趋层巅”便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石的重叠和山路的曲折,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径转樵踪断,峰危人语悬”表达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与险峻,山路难行,使得人与自然的距离感愈加明显。
“沧波天外勺,泃水窦中泉”则通过远近对比,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辽阔与神秘,沧海与泉水之间的对照,展现出大自然的多样性及其无穷的魅力。最后两句“渺渺凭高意,苍茫谢客前”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站在高处,心中感慨万千,似乎与世隔绝,向来客道别,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及人生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通过描写险峻的山峰和辽阔的海洋,反映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传达出对生存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积石何齿齿”中的“齿齿”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百折趋层巅”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渺渺凭高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