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5:27
原文展示: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白话文翻译:
西村的常姓儿子,卧病在床不离分毫。
上个月还来拜访我,今天却突然传来他去世的消息。
此时我也多病在身,正好和他在乡村一起生活。
园林景色青葱,彼此相隔数里。
村子里没有好客的人,遇到的只有农夫。
这样的孩子何如呢,往来交往还胜过没有。
如今他已经去世,真让我长叹一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常氏子与白居易的交往,表达了对生命和交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闻名。他的作品涉及多种题材,包括政治、民生、爱情等。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其身体多病之时,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叹常生》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简单而富有情感的场景,常氏子曾来拜访,如今却因病去世,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白居易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渲染了作品的情感氛围,园林景色的青葱与生命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生感慨。诗中“长吁”一声,既是对常氏子的怀念,也是对生命短暂的叹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介绍常氏子卧病在床的情境,表现出他身体的虚弱。
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通过对比,表现时间的无常,强调常氏子最近还来拜访,今天却突然去世。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
描述作者的病痛与常氏子的相伴,强调他们的交往。
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描写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诗中的美感。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
描述乡村生活的孤寂,只有农夫来往。
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反思常氏子的性格和交往,强调他的重要性。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最后以长叹总结,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生命的感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常氏子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生命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叹常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园林青蔼蔼”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凄凉
B) 美好
C) 荒凉
D) 热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叹常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生命的感悟,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生命无常的叹息,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家庭的关怀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