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孟太守景贤菊图三绝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0:36:37

诗句

鲤鱼风起菊初花,三度重阳不在家。

今日郡斋看不厌,满图佳色问君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37

原文展示:

鲤鱼风起菊初花,三度重阳不在家。今日郡斋看不厌,满图佳色问君赊。

白话文翻译:

初秋时节,菊花开始盛开,正值重阳节,我却三度未能回家。今年我在郡斋中欣赏这幅画作,觉得再也看不厌。满画的美丽色彩,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借给我一段时间去细细品味呢?

注释:

  • 鲤鱼:这里象征着吉祥,常用来比喻幸福的生活。
  • 风起:形容秋风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转凉。
  • 菊初花:菊花开花的时节,寓意着秋天的开始。
  •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团圆。
  • 郡斋:指的是地方官员的办公处所。
  • 佳色:美丽的色彩,这里指的是画作的美丽。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与隐逸、长寿等主题相关联。同时,诗中提到“满图佳色”,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源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花卉为题材,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天,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与重阳节的文化习俗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初绽和重阳节的情景,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鲤鱼风起菊初花”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展现了初秋的美丽,接着提到自己三度未能回家,暗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结尾“满图佳色问君赊”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表达了希望能与友人分享这一美好的心情。这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展现了作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情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鲤鱼风起菊初花”:秋风起时,菊花刚刚开放,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
    • “三度重阳不在家”: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三次重阳未能回家,显得特别孤独。
    • “今日郡斋看不厌”:在郡斋中欣赏这幅菊图,感到无比愉悦。
    • “满图佳色问君赊”:希望朋友能够借给自己一些时间,细细品味这幅美丽的画作。
  •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隐喻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 拟人:将自然现象具有人类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 秋风: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 郡斋:代表了作者的身份与生活环境,体现了与家乡的距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江源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三度重阳不在家”中的“重阳”指的是: A. 冬至
    B. 春节
    C. 九月初九
    D. 中秋节

  3. 诗中提到的“满图佳色”指的是: A. 画中的人物
    B. 画中的景色
    C. 画中的颜色
    D. 画的价值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思乡之情。
  • 《登高》:王之涣的诗,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题孟太守景贤菊图三绝 其二》和《秋夕》,两者都表现了对秋天的描绘与对家乡的思念,但《秋夕》更侧重于孤独感,而《题孟太守景贤菊图三绝 其二》则更注重对美的享受与友谊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江源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中的秋天与思乡情》

相关查询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二十 病中三偈 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扁鹊墓 寄题商华叔心远堂用卷中韵 乙巳十月朔开炉三首 题传记其 扇子峡 题张氏新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步穿杨 三陆 包含钦的词语有哪些 詪詪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阜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诛故贳误 力所不及 独说 嗜血成性 欠字旁的字 欧盟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官法如炉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包含烈的成语 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