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赴朔方军应制》

时间: 2025-05-09 02:05:56

诗句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5:56

原文展示

将赴朔方军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
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
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
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
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将帅出征的盛况和心境。在明主的治下,礼乐兴盛,老臣出谋划策。将军恭敬地依靠着神武之策,远远地抵御敌国的侵扰。军中的帐幕因皇恩而显得荣耀,山川也因皇命而欢欣鼓舞。天文日月都显得明亮,朝廷的乐曲也焕然一新。年轻时我曾学习《三略》的计谋,年老时则感慨自己的才能不如当年。忠心耿耿的胆略与坚定的信念伴我同行。汉朝保卫了中原,胡人则被驱逐出塞北。连年征战后,不久就会迎来小康的日子。挥剑轻轻告别,尽兴歌唱忘却了苦辛。从古至今,我心向大志,报国而不图个人名利。

注释

  • 韬钤:韬光养晦,钤制兵权,指将帅的智谋和权力。
  • 神武策:指有神奇力量的军事策略。
  • 鬼方人:指敌国的人,特指北方的胡人。
  • 三略:古代兵法书籍,传说是黄帝所著。
  • 六钧:古代的兵器,指士兵的武器和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字公瑞,唐代诗人,出身贫寒,经历了多次科举,终于在贞观年间得以入仕,以其清雅和恬淡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张说即将出征北方之际,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对出征的豪情,体现了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张说的《将赴朔方军应制》是一首抒发忠诚与豪情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礼乐逢明主”开篇,突出了在明君治理下,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出征场景,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接着,诗人提到“恭凭神武策”,表明他依赖于明智的战略与老成的谋士,体现了军事行动中的智慧和团结。之后,诗中提到的“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则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离别时的豪情与壮志,表现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整首诗情感激昂,寓意深远,既有对个人志向的追求,也有对国家前途的预期,表现出大唐士人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乐逢明主:在明君的统治下,礼仪和音乐得到了复兴。
  2. 韬钤用老臣:依靠老成持重的谋士和将领来制定战略。
  3. 恭凭神武策:恭敬地依赖于英明的军事策略。
  4. 远御鬼方人:远远地抵御来自敌国的侵扰。
  5. 供帐荣恩饯:军营因皇恩而显得荣耀,受到优待。
  6. 山川喜诏巡:山川因皇命的巡游而欢欣鼓舞。
  7. 天文日月丽:天象明亮,象征着国运昌盛。
  8. 朝赋管弦新:朝廷的乐曲焕然一新,气象一新。
  9. 幼志传三略:年轻时学习兵法策略,志向远大。
  10. 衰材谢六钧:年老时感慨自己才智的衰退。
  11. 胆由忠作伴:忠诚的心伴随着勇敢的胆略。
  12. 心固道为邻:坚定的信念与正义同行。
  13. 汉保河南地:汉朝保卫了中原的土地。
  14. 胡清塞北尘:驱逐胡人,净化了塞北的土地。
  15. 连年大军后:经过多年的征战。
  16. 不日小康辰:不久将迎来安定小康的日子。
  17. 剑舞轻离别:轻松挥剑告别。
  18. 歌酣忘苦辛:尽情歌唱,忘却了艰辛。
  19. 从来思博望:从古至今,我心向大志。
  20. 许国不谋身:报国而不图个人名利。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例如“剑舞轻离别”通过“剑舞”来表现告别的豪情,形成了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展示出士人心系国家、胸怀大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主: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繁荣。
  • 老臣:代表着智慧与经验。
  • 鬼方:象征着外敌,暗示着战争的不安定。
  • 剑舞:表现出士兵的豪情和壮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个人名利的追求
    • B. 忠诚与责任感
    • C. 对爱情的歌颂
    • D. 对自然的赞美
  2. “剑舞轻离别”中的“剑”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
    • B. 战争
    • C. 朋友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鬼方人”是指什么?

    • A. 汉朝的人民
    • B. 外敌
    • C. 老臣
    • D. 明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张说的《将赴朔方军应制》和高适的《别董大》,两首诗都表现了士人的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但张说的作品更侧重于出征的盛况与责任感,而高适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与友情。两者在表现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韵王漕见赠并寄曾吉父二首 其一 丙寅元日作 其三 西湖宴集 十一夜月 有怀连长老和韵刘推官 二月晦日夜坐 寄武昌张尚本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兰亭 寿家弟诚之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油光可鉴 仓皇出逃 恶癖 以肉啖虎 控引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狎主 包含龈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火字旁的字 好行小慧 車字旁的字 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孚 普天同庆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