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37
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南归犹谪宦,独上子陵滩。
江树临洲晚,沙禽对水寒。
山开斜照在,石浅乱流难。
惆怅梅花发,年年此地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南归途中,依然感到身为谪官的孤独与惆怅。他独自来到子陵滩,眼前的江边树木在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萧条,沙洲上的鸟儿也在寒冷的水面上对峙。远处的山峰在斜阳之下,山水交融的景象却让人心生不快,水流混乱,石头裸露让人难以前行。每年在这个地方看到梅花开,心中不免生出一股惆怅之感。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崇龟,号阮亭,晚号静庵。他以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途中,表达了他对身世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却因身世而感到惆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悲剧命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南归途中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南归犹谪宦”,直接点明了诗人身份的尴尬与苦闷,随后“独上子陵滩”,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江边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萧瑟,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
沙禽在水边寒冷地对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凋敝的感觉,正如诗人的心情在冷峻的现实中徘徊。后面的山开斜照和石浅乱流,则是对他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流动的水流象征着他人生的波折,而“惆怅梅花发”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感慨,梅花的绽放仿佛在提醒他即便在逆境中也有希望的存在。
整首诗在感情上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深切思考,形成了一种悲凉而又诗意的氛围。
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
刘长卿的《却归睦州至七里滩下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自豪
D. 无聊
“惆怅梅花发”中的“惆怅”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忧愁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子陵滩”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