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1:59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早晨口渴时喝清澈的池水,傍晚饱餐后在深深的栅栏里安然入睡。
我感到羞愧于主人给予我的恩惠,因为我无以回报他的恩德。
主人施恩不求回报,唉,为什么要用网捕捉我呢?
南山在春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我想要在山边自由奔跑。
悬崖上的雪已融化,泉水飞流而下,山涧的风吹动着百草的芳香。
我在山泉饮水啮草时,打算远去,山后山前都有猎人追捕。
诗中的“主人施恩不待报”表达了对恩惠的感恩之情,反映出古代人对恩义的重视。同时,诗中提到的南山和涧谷则是常见的自然意象,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重视诗词的思想内容。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表达了对主人恩德的感激以及对捕猎生活的不满,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驯鹿》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恩德的感慨。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鹿在清池饮水和栅栏里安睡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转而思考恩德与回报的关系,表现出对被捕获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中有“南山蔼蔼动春阳”这样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令人向往。最后,作者希望能够逃离猎人的网罗,回归自然,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美好,也有对束缚的反思,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恩德的感激以及对被束缚命运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山”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美丽
B. 伤感与孤独
C. 财富与权力
D. 战争与冲突
填空题:诗中“媿主人恩”表达了对__的感激。
判断题:诗中作者希望能逃离猎人的捕捉。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