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1:18
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
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惑巧言。
楚国因为谗言而驱逐了屈原,他终身再也没有机会进入君王的门庭。我希望能通过粽子询问古老的习俗,以此来警示后来的君王不要被巧言所迷惑。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散文和诗词。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此诗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对屈原遭遇的惋惜,以及对古代君主因谗言而失去贤臣的警醒。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这一时刻,诗人以节日的习俗为引,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代的警示。
这首诗以屈原的遭遇为切入点,揭示了历史中权力与谗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屈原因直言不讳而被楚国所逐,反映了在权力中心,真理和忠诚常常被谗言所淹没。这种情况在如今社会中仍然存在,诗人以屈原的故事为警示,提醒后人要警惕那些表面光鲜的言辞。诗中“愿因角黍询遗俗”一句,将端午节的习俗与历史教训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和情感厚度。通过对屈原的追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追求,也展现了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屈原的遭遇,探讨了忠诚与谗言的主题,提醒后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警惕,强调了真诚与智慧的重要性。
选择题:屈原因为什么被逐出楚国?
A. 直言不讳
B. 诗写得不好
C. 反对战争
D. 迷恋权力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角黍”是端午节的__。
判断题:屈原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