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39
高亭昭初日,竹影凉萧森。
新篁渐解箨,翠色日已深。
雨多苔莓青,幽径无人寻。
静趣久乃得,暂来聊解襟。
清风飒然生,鸣鸟送好音。
佳时不易得,浊酒聊自斟。
兴尽即言返,重来期抱琴。
在高亭上沐浴着晨曦,竹影轻柔而凉意萧条。
新生的竹子渐渐抽出嫩枝,翠绿的颜色在阳光下显得愈发深厚。
雨水多了,青苔和莓果都显得生机勃勃,幽静的小路上无人前来探寻。
能有这样的宁静趣味,实属不易,偶尔来此解开胸怀。
清风轻轻吹来,鸣鸟唱着美好的音调。
这样的好时光难得,我便自斟浊酒,聊以解愁。
兴致尽了便要回去,期待下次再来时能抱琴而至。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风趣幽默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一个竹林间的小亭中,诗人静享大自然的美好,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竹间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心灵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竹林的清幽与亭子的雅致,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高亭昭初日”引入,展现出一个清晨的情境,竹影在阳光下显得凉意萧森,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新竹渐渐抽出嫩枝,翠色愈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中提到“雨多苔莓青”,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雨后清新的自然气息,而“幽径无人寻”则增强了诗的孤寂感,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与渴望内心宁静的心态。“静趣久乃得,暂来聊解襟”则进一步表明,诗人对此刻的珍惜,借助自然的美好来放松心情。
整首诗通过清风与鸣鸟的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后,诗人以“重来期抱琴”总结,表达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亭”象征什么?
A. 高尚品质
B. 隐秘的地方
C. 忙碌的生活
D. 空旷的田野
“静趣久乃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烦恼
B. 宁静的趣味
C. 自然的美丽
D. 友谊的珍贵
诗中“浊酒聊自斟”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对酒的喜爱
B. 诗人对生活的随性
C. 诗人对友谊的珍惜
D. 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竹间亭》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