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25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我故乡的桃树和李树已半数荒废,
只能粗略地回报您的恩情,恳求我自己。
竹席在夏风中招呼着我渐渐老去,
玉堂中花蕊的春天又是为了谁呢?
纤细的翠蔓在诗中催促着我创作,
皎洁的霜花又在竞相绽放新的花朵。
只有那来访的鸟儿青李的帖文,
将来留给那些学习书法的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和多次贬谪,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品风格多样,情感深厚。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身处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中,感慨时光流逝、友谊珍贵,反映了他对故乡及友人的思念之情。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是苏轼在黄州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故山桃李半荒榛”引出对故乡的思念,桃李作为美好记忆的象征,然而却因荒废而显得凄凉。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粗报君恩便乞身”则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尽管他身处逆境,仍希望以微薄之力回报朋友的恩情。
“竹簟暑风招我老”一句,诗人用竹席和夏风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催促自己渐渐老去。而“玉堂花蕊为谁春”则让人思考,自己所追求的才华与美好,最终是为谁而绽放。诗中细腻的描写,如“纤纤翠蔓”和“皎皎霜葩”,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诗人在自然的美丽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一句“只有来禽青李帖”,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与传承,青李帖的意象代表着艺术与文化的延续,暗示着即便在逆境中,也有值得珍惜的东西留给后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故山桃李半荒榛:
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
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
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
他年留与学书人:
全诗探讨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感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期待。诗中充满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诗中“故山桃李半荒榛”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竹簟暑风招我老”中的“竹簟”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学书人”,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