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03
题寿安南馆
作者:王建 〔唐代〕
明蒙竹间亭,
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
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
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
堪作商皓宅。
在明媚的晨光下,竹子间有座亭子,
温暖的阳光洒在幽静的桂树上,显得碧绿生辉。
云彩环绕着四面青山,
水流与阶石相连。
湿润的树上留下了鸟儿沐浴的痕迹,
破碎的苔藓上隐约可见鹿的足迹。
这里不因尘世的车马所扰,
真可称得上是商皓的理想居所。
作者介绍:
王建,字子建,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中晚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寿安南馆》创作于王建身处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作者在此居住,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因而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对理想居所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题寿安南馆》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展现了王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描绘。诗的开头以“明蒙竹间亭”描写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阳光透过竹子洒在亭子上,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云生四面山”和“水接当阶石”进一步展现了周围自然环境的壮丽和和谐。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通过“湿树浴鸟痕”和“破苔卧鹿迹”表现了这里生机勃勃的生态,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最后两句“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这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理想居所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题寿安南馆》的作者是谁?
诗中“云生四面山”表现了什么意象?
“不缘尘驾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与王建的《题寿安南馆》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建则注重于现实时刻的宁静与美好。王维的诗句常常带有一种深沉的思考,而王建则显得更加轻松和愉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