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

时间: 2025-05-02 04:22:25

诗句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檐际高桐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2:25

原文展示:

花外寒鸡天欲曙,
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
檐际高桐凝宿雾,
卷帘双鹊惊飞去。
屏上罗衣闲绣缕,
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
夜夜梦魂休谩语,
已知前事无寻处。

白话文翻译:

在花外,寒鸡鸣叫,天色将要破晓,
香烟已成灰烬,我坐起身来却毫无心绪。
檐角的高桐树上凝聚着宿雾,
卷起帘子,发现双鹊惊慌飞去。
屏风上那件绣着花纹的衣服,
我对它一直怀有情愫,思念遍及江南的路途。
夜夜梦中魂灵不愿再喧哗,
我已知道往事无处可寻。

注释:

  • 寒鸡:指清晨时分叫鸣的鸡。
  • 香印成灰:指香烟燃尽后留下的灰烬,象征着往日的时光和情感的消逝。
  • 双鹊:指两只喜鹊,象征着吉祥和佳音。
  • 罗衣:指用细腻的丝绸做的衣服;这里指代思念的对象。
  • 江南路:指诗人对江南的追忆,江南是中国南方一个美丽的地方,以水乡风光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延熙,号绮怀,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擅长写词。他的词风细腻、清丽,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与深情。冯延巳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词人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内心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欲曙》以清晨的景象为开篇,描绘了一个即将破晓的早晨,寒鸡的鸣叫声传递出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中的“香印成灰”不仅暗示着过去美好时光的逝去,更是对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描绘了高桐树上的宿雾和双鹊的惊飞,二者相辅相成,既表现了清晨的宁静,又隐含着突如其来的惊动,象征着无法捉摸的情感与生活的变化。接下来的“屏上罗衣闲绣缕”则通过对物品的描绘,引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暗示着对曾经美好事物的怀念。

整首词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的画面,情感在静谧中流淌,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已知前事无寻处”作结,既是对过往的无奈叹息,也是对未来茫然的认知,整体上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外寒鸡天欲曙:描绘早晨将至,寒鸡鸣叫,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清晨的气息。
  2. 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香烟的消逝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已成追忆,诗人因此感到无所适从。
  3. 檐际高桐凝宿雾:高桐树与早晨的雾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暗示内心的迷惘。
  4. 卷帘双鹊惊飞去:双鹊的惊飞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瞬间消逝,含有对过往的惋惜。
  5. 屏上罗衣闲绣缕:描绘了一件精致的衣服,暗示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6. 一向关情,忆遍江南路:表达了对江南的浓厚思念,江南象征着温柔与美好。
  7. 夜夜梦魂休谩语:梦中的情感令人感伤,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
  8. 已知前事无寻处:对过去的认知与接受,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香印成灰”比喻过往情感的消逝。
  • 拟人:将双鹊的惊飞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景的生动性。
  • 对仗:如“卷帘双鹊惊飞去”,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鸡:象征清晨,传递出一种新生和开始的感觉。
  2. 香印: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随着香烟消逝而消失。
  3. 双鹊:象征着美好与吉祥,然而它们的惊飞暗示了失去与惆怅。
  4. 江南:象征着温情与记忆,承载着对往昔的追忆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香印成灰”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过去的消逝
    C. 美好的未来

  2. “卷帘双鹊惊飞去”的意象有什么含义? A. 美好的事物离去
    B. 新的希望来临
    C. 生活的繁忙

  3. 诗人对江南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喜爱与怀念
    B. 无所谓
    C. 恨之入骨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鹊踏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内心的惆怅。冯延巳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在情感的直白与细腻中更具女性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词学概论》

相关查询

采桑子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诉衷情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风入松 采桑子 临江仙 其七 醉落魄 泛清波摘遍 鹧鹧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眼中刺 无形之中 貝字旁的字 嘉士 以容取人 宣节 雅结尾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凭城借一 廾字旁的字 踢踏舞 幸教 贝字旁的字 市版 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