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8:08
冯延巳的《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梅花吹入谁家笛,
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
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
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
轻风花满檐。
梅花的香气飘散到谁家笛声中,
夜深时分,行云在空中凝聚成碧色。
我侧靠着枕头无法入睡,
远方的关山,亲人还未归来。
那声音如同幽怨般消逝,
云气断了,皓月如霜般清澈。
月影投下重重帘幕,
轻风中花瓣满满洒落在屋檐。
冯延巳(903-960),字季明,号小山,唐代著名的词人之一,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代表,因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思乡等主题,风格上受唐诗影响,兼具婉约与豪放。
此词创作于冯延巳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的高峰期。诗中描绘梅花、月色、幽怨,显现出对亲人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切理解。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是一首极具情感张力的词作。诗人在梅花的香气与音乐的交融中,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无奈。开篇以“梅花吹入谁家笛”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幽远的感觉,仿佛梅花的芳香随风而来,飘散到某个寂静的夜晚。
接着,诗人描绘了夜空中的“行云”,这一意象不仅增强了夜晚的宁静,也营造出了一种凝重的氛围。“欹枕不成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的心情,情感愈加浓烈。此时,关山阻隔,远方的人尚未归来,尽显思念的苦楚。
“声随幽怨绝”描绘了音符与情感的消散,仿佛连音乐也带走了诗人的幽怨。“云断澄霜月”则将月亮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月影和花瓣的描写,则在静谧中增添了一丝生动,使得整首词既有孤寂之感,又有自然的美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梅花与月光的意象,表达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与人心情的相互映衬,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冯延巳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行云”是用来描绘:
A. 夜空的景象
B. 诗人的思念
C. 梅花的芬芳
D. 风的轻柔
诗中“月影下重帘”暗示了:
A. 自然的美
B. 诗人的孤独
C. 亲人的归来
D. 音乐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