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24
画堂昨夜西风过,
绣帘时拂朱门锁。
惊梦不成云,
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
烛暗纱窗晓。
残月尚弯环,
玉筝各泪弹。
昨夜西风吹过画堂,绣帘轻轻拂动了朱色门扇的锁。惊醒的梦未能成形,眉头紧锁在枕上。金炉里香烟袅袅升起,蜡烛下光线暗淡,透过纱窗迎接晨晓。残月依然弯曲如环,玉制筝弦各自流下泪水般地弹奏。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仲明,号芳洲,唐末五代时期词人。他生于一个仕宦家庭,年轻时即显露出音乐和文学才华。冯延巳的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大多表现爱情与离别之苦,语言绮丽而含蓄。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创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冯延巳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此词的创作,可能与他的爱情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爱人离去后的思念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境,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开篇描写“画堂昨夜西风过”,以自然景象引入,暗示了秋冬的来临和孤寂的氛围。接着,词人通过“绣帘时拂朱门锁”的细节,展现了居所的华美与孤寂,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声的等待和失落。接下来的“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不仅表现了梦境的破灭,更传达出一种心事重重的情感。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营造出温柔却又略显阴郁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的“残月尚弯环,玉筝各泪弹”,将情感推向高潮,残月象征着未圆的心愿,玉筝的泪声更增添了悲伤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与思念的绵延。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别致的画面,典雅而悲伤,展现了冯延巳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借助自然景象与人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享受,反映了词人对爱情的追忆与感慨。
“画堂昨夜西风过”中“西风”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春风
B. 凄凉的秋风
C. 炎热的夏风
D. 寒冷的冬风
“惊梦不成云”中“云”指的是什么?
A. 梦境的美好
B. 梦境的短暂与不实
C. 云彩的飘动
D. 梦境的清晰
“双蛾枕上颦”中“颦”表示什么?
A. 笑
B. 悲
C. 惊讶
D. 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