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时间: 2025-05-07 08:17:53

诗句

霜落小园瑶草短,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晚来双脸啼痕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3

原文展示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作者:冯延巳 〔唐代〕
霜落小园瑶草短,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
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
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
晚来双脸啼痕满。


白话文翻译

霜降在小园中,瑶草变得稀少,
瘦弱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令人惆怅时光的流逝。
每年秋天都让我心生懊恼,
如梦般朦胧的情感让人肝肠寸断。
我独立在荒凉的池边,夕阳斜照岸边,
墙外的遥山,隐隐约约与天河相连。
忽然想起往年与歌舞相伴的时光,
晚来时双颊泪痕满面。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草:美丽的草,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惆怅:忧愁、失落的心情。
  • 懊恨:对未能把握的事情感到惋惜。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 斜日: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 隐隐:模糊不清,远远可见的样子。
  • 天汉:银河的意思,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夜空的美丽。

典故解析

  • 歌舞伴:指的是昔日与朋友或爱人共度欢乐时光,暗含对往昔的怀念。
  • 情景交融:在诗中,时间的变迁和情感的起伏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清凉,唐代词人,擅长以婉约的风格表现个人情感。他的词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鹊踏枝》写于唐代,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开放,文化繁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及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鹊踏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通过“霜落小园瑶草短”勾勒出一个初冬的场景,借用霜与瑶草的意象,传达出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与惆怅,反映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失落。紧接着“懊恨年年秋不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对秋天来临的深深懊悔,感情愈加细腻。

中间的“独立荒池斜日岸”,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此情此景,内心的孤寂与环境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几句回忆往昔,带有强烈的怀念之情,尤其“晚来双脸啼痕满”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几近绝望的悲伤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定格在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上。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极为细腻而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落小园瑶草短”:描绘了寒霜降临在小园,瑶草变得稀少的景象,暗示秋冬的到来。
  2.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描写瘦弱的叶子在风中摇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惆怅。
  3. “懊恨年年秋不管”:每年秋天的到来都让人感到懊恼与无奈。
  4. “朦胧如梦空肠断”:形容往事如梦,内心的痛苦令人肝肠寸断。
  5. “独立荒池斜日岸”:诗人独自站在荒凉的池边,夕阳西下,表现孤独感。
  6. “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远山与银河相连,营造出一种遥远而美丽的意境。
  7. “忽忆当年歌舞伴”:突然想起往年与亲友的欢聚时光。
  8. “晚来双脸啼痕满”:描述晚来时脸上满是泪痕,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前后句意境相辅相成。
  • 比喻:将时间比作秋天的到来,强调无情。
  • 拟人:自然景象如“瘦叶”和“和风”似乎有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与时光的流逝。
  • 瑶草:美好事物的象征,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斜日:暗示生命的夕阳,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 遥山:象征着远方的梦想或追忆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瑶草”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草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环境

  2. “懊恨年年秋不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期待

  3. 诗中“晚来双脸啼痕满”中“啼痕”指的是什么?
    A. 笑容
    B. 泪痕
    C. 风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情感细腻。
  • 柳永《雨霖铃》:描绘离别情感,情感深厚。

诗词对比

  • 比较冯延巳的《鹊踏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冯延巳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倾向于直接的情感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词曲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风格和背景。

相关查询

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赠别司空曙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从军行(一作李端诗,题云塞上) 赴虢州留别故人 送李方东归(即故李校书端亲弟) 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呼小叫 火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公言 車字旁的字 怯生 潜踪蹑迹 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冲輣 竹钉木屑 鸠工庀材 亡鹿 泼恶 四马攒蹄 犬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