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3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作者:冯延巳 〔唐代〕
霜落小园瑶草短,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
懊恨年年秋不管,
朦胧如梦空肠断。
独立荒池斜日岸,
墙外遥山,隐隐连天汉。
忽忆当年歌舞伴,
晚来双脸啼痕满。
霜降在小园中,瑶草变得稀少,
瘦弱的叶子在风中摇曳,令人惆怅时光的流逝。
每年秋天都让我心生懊恼,
如梦般朦胧的情感让人肝肠寸断。
我独立在荒凉的池边,夕阳斜照岸边,
墙外的遥山,隐隐约约与天河相连。
忽然想起往年与歌舞相伴的时光,
晚来时双颊泪痕满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延巳(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清凉,唐代词人,擅长以婉约的风格表现个人情感。他的词作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鹊踏枝》写于唐代,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开放,文化繁荣,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及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鹊踏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通过“霜落小园瑶草短”勾勒出一个初冬的场景,借用霜与瑶草的意象,传达出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瘦叶和风,惆怅芳时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与惆怅,反映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失落。紧接着“懊恨年年秋不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对秋天来临的深深懊悔,感情愈加细腻。
中间的“独立荒池斜日岸”,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此情此景,内心的孤寂与环境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几句回忆往昔,带有强烈的怀念之情,尤其“晚来双脸啼痕满”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几近绝望的悲伤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定格在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上。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极为细腻而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季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瑶草”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草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环境
“懊恨年年秋不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期待
诗中“晚来双脸啼痕满”中“啼痕”指的是什么?
A. 笑容
B. 泪痕
C. 风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词的风格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