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僧维楠诗卷》

时间: 2025-05-07 07:01:19

诗句

凤□□□鸣閒,蚓窍出虫声。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涂炭,袵席生桎梏。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

恩波四溟涌,文焰九霄矗。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

蹙蹙愁者欣。

嗷嗷流者复。

耄矣八旬公,凄其无半菽。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

抚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19

原文展示

题僧维楠诗卷
作者: 陈著 〔宋代〕

凤鸣閒,蚓窍出虫声。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
衣冠坐涂炭,袵席生桎梏。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
恩波四溟涌,文焰九霄矗。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复。
耄矣八旬公,凄其无半菽。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
抚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凤鸣声中,泥土中的虫子发出声音。
阴雨天里看不到星星,腐败的草上飞舞着萤火虫。
我高洁孤独,为什么不与时俱进?
在晋宋之间的风流里,眼中没有四灵的身影。
言语间情意绵绵,字句中声响铿锵。
我年老已久,读起这些诗句如同水投冰。
珍贵的东西再珍惜,好的地方如腾飞的虎谷。
唉,南山脚下,诸位老者都在办学。
那些贪吃的人,想要吃酸冷的肉。
衣冠华丽却坐在涂炭之中,席子上生出枷锁。
星辰的节令来自西方,初见时没有遗漏。
丰盈的霜雪严寒,号令风雷迅速而至。
恩泽波涛涌向四海,文采如火焰直上九霄。
征役和杂务被解脱,诗书又回归于世俗。
愁苦的人们欣喜,流浪的人们复苏。
八旬的老人,可怜他连一口饭都没有。
他也想学庞公,却不愿意在城市中行走。
要识清澈的缰绳,才能满足平生的愿望。
抚慰乡里的话语,前来拜访的人如仆仆。
下方为一邑谢恩,上方祝贺天下的福气。

注释

  • 凤鸣: 凤凰的鸣叫,象征高洁与美好。
  • 蚓窍: 指泥土中的虫子或蚯蚓的洞口。
  • 流爝萤: 腐草上流动的萤火虫,象征幽暗与微弱的光明。
  • 卓独: 高洁而孤独。
  • 四灵: 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种灵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象征着四方的力量。
  • 蹙蹙: 形容愁苦的样子;嗷嗷: 形容流浪者发出的呼喊声。
  • 庞公: 庞统,三国时期的谋士,意指追求高洁理想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情,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世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僧维楠诗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思考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在开篇的“凤鸣閒,蚓窍出虫声”中,诗人以凤鸣的高洁与虫声的微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世间的冷暖和高低。接着,阴雨天与星辰的缺失象征着对理想的渴望,而“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更是表露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叹息。

全诗中,诗人不断反思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中多次提到“珍重”和“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尤其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在对乡人表达关怀时,又抒发了对社会的祝愿,显示出诗人胸怀天下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鸣閒,蚓窍出虫声: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孤独。
  2. 阴雨不见星,腐草流爝萤:阴雨天象征失去希望,腐草与萤火虫暗示微弱的生机。
  3. 卓独何为,不与时同情:质疑自己的孤独与高洁,反映内心挣扎。
  4. 风流晋宋閒,眼中无四灵: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漠视,强调现实的无奈。
  5. 言言意脉脉,字字声铿铿:强调语言的力量与情感的深厚。
  6. 我老见已曩,读之水投冰:表达时间流逝对自身的影响,读诗如同冷水投冰,感受深刻。
  7. 珍重复珍重,好处腾虎谷:强调珍惜美好事物,虎谷象征理想与希望。
  8. 嗟哉南山下,诸老家为塾:感慨南山下的老者们从事教育,传递思想。
  9. 彼饕何人斯,欲食酸寒肉:讽刺贪婪之人,生活困窘。
  10. 衣冠坐涂炭,袵席生桎梏:描绘社会下层的悲惨处境。
  11. 星节来自西,一见无遗目:象征着光明的希望自西方而来。
  12. 丰棱霜雪严,号令风雷速:自然的威严与力量。
  13. 恩波四溟涌,文焰九霄矗:描绘文采与恩泽的广泛影响。
  14. 征徭脱滥籍,诗书还致俗:表达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15. 蹙蹙愁者欣,嗷嗷流者复:愁苦与流浪者的情感交织,暗示希望的复苏。
  16. 耄矣八旬公,凄其无半菽:感叹年老者的困境。
  17. 亦欲学庞公,不著城市足: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拒绝世俗。
  18. 要识澄清辔,满慰平生欲:想要把握人生的方向,满足内心的愿望。
  19. 抚曳语乡人,其来拜仆仆:描绘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
  20. 下为一邑谢,上贺天下福:祝愿乡里安宁,天下太平。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比如“衣冠坐涂炭”形象地描绘了贫困的生活,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人世间温情的关怀,反映出诗人高洁的品格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鸣: 象征高洁的理想。
  • 虫声: 代表微弱的生命与孤寂。
  • 阴雨: 代表困境与失望。
  • 星辰: 象征希望与理想。
  • 虎谷: 代表理想境地。
  • 南山: 象征知识与教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凤鸣”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高洁的理想
    • C. 生活的困惑
  2. “阴雨不见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失望
    •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四灵”指的是什么?

    • A. 四个季节
    • B. 四种灵兽
    • C. 四种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陈著: 李白的豪放与陈著的内敛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多描绘壮阔的自然,后者则关注内心的孤独与社会的现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人诗歌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病中即事十五首 其二 怀玉山旧游寄王彦博徐审知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 终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 晚行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一 闻舂 简徐季益二首 题刘正之所得绵州摹本画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短长 和和睦睦 府藏 口费 包含撰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出入无常 逐近弃远 包含豪的词语有哪些 瑞应灾异 酤榷 死败涂地 包含菌的词语有哪些 羣邦 包含坏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