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52:34
夏夜
作者: 陆游 〔宋代〕
我昔在南郑,夜过东骆谷,
平川月如霜,万马皆露宿。
思从六月师,关辅谈笑复。
那知二十年,秋风枯苜蓿!
我曾经在南郑,夜晚经过东骆谷,
平坦的原野上月光如霜,万马在露天露宿。
我想起从六月出征,关外和朋友们谈笑的情景。
谁知道已经过去二十年,秋风中苜蓿已经枯萎!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并在政治上积极参与,反对外敌入侵。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回忆起年轻时的征战岁月,表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盛夏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这首《夏夜》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同时也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地名和夜晚的景象,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清晰的画面:月光如霜洒在平坦的原野上,众多马匹在露天安静地栖息,展示了战争中的艰辛和不易。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回想起从六月出征的情景,和战友们的谈笑,表现了那时的豪情和壮志。此处,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从青春到老年的巨大变化。最后一句“那知二十年,秋风枯苜蓿!”则在平静的语调中透出深深的感慨,岁月如梭,往昔的辉煌已成追忆,眼前的枯萎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着对往昔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深刻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夏夜》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月如霜”是用来形容什么?
A. 马匹
B. 夜晚的景象
C. 诗人的心情
D. 秋风
诗人回忆的时间跨度是多久?
A. 十年
B. 二十年
C. 三十年
D. 四十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