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作雪未成自湖中归寒甚饮酒作短歌》

时间: 2025-07-26 20:58:05

诗句

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

找从湖上归,散发醉吹笛。

少年志功名,目视无坚敌。

惨淡古战场,往往身所历。

宁知事大缪,白首犹寂寂。

凄凉武侯表,零落陈琳檄。

报主知何时,誓死空愤激。

天高白日远,有泪无处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58:05

原文展示

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
找从湖上归,散发醉吹笛。
少年志功名,目视无坚敌。
惨淡古战场,往往身所历。
宁知事大缪,白首犹寂寂。
凄凉武侯表,零落陈琳檄。
报主知何时,誓死空愤激。
天高白日远,有泪无处滴。

白话文翻译

黑色的云层低垂到地面,飞来的雪粒像细小的石子。
我从湖上归来,披散着头发,醉意朦胧地吹着笛子。
年轻时志向显赫,眼中没有坚不可摧的敌人。
古战场的惨淡景象,往往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谁能知道事情的重大失误,白头后仍然寂寂无声。
武侯的悲凉表彰,陈琳的檄文已然凋零。
向主上报告的时机何时到来,誓死的情怀却空有愤激。
天高云远,阳光明媚,却无处可落泪。

注释

  • 黑云:指阴沉的天气,象征着压抑的心情。
  • 飞霰:指小雪或冰粒,形容天气的寒冷和萧瑟。
  • 散发:指披散着头发,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形象。
  • 武侯:通常指诸葛亮,象征忠诚与智谋。
  • 陈琳:古代著名的辞人,其文章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白首:指老年,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感受到社会的矛盾与个人的无奈,结合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陆游的《作雪未成自湖中归寒甚饮酒作短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用景象的描绘引入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寒冷的天气象征着诗人心中愁苦与无奈。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理想与抱负,然而现实却是“惨淡古战场”,战斗的经历让他感受到无尽的失落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中“宁知事大缪,白首犹寂寂”,对比了年轻时的豪情与年老时的孤寂,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结尾“天高白日远,有泪无处滴”,描绘出一种无奈与孤独,尽管有阳光普照,内心的悲伤却无处释放。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人生观,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反映出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描绘阴沉的天气,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2. 找从湖上归,散发醉吹笛:诗人从湖中归来,表达一种洒脱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内心的迷醉。
  3. 少年志功名,目视无坚敌:年轻时充满理想与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
  4. 惨淡古战场,往往身所历:经历过战争的惨痛,现实的残酷让理想变得无力。
  5. 宁知事大缪,白首犹寂寂:感慨人生的失误与孤独,白头后仍感到无奈。
  6. 凄凉武侯表,零落陈琳檄:历史人物的悲凉,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忆。
  7. 报主知何时,誓死空愤激:表达对忠诚与责任的渴望,但又感到无能为力。
  8. 天高白日远,有泪无处滴:最后的悲伤与无奈,尽管光明在前,心中的泪水却无处可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霰如细砾”比喻雪的细小,生动形象。
  • 对仗:如“黑云垂到地,飞霰如细砾”,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黑云与飞霰象征困境与悲伤,表现内心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陆游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交织,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又清晰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黑云:象征压抑与阴郁,反映诗人的心情。
  2. 飞霰:寒冷的象征,代表着孤独与寂寞。
  3. 古战场:历史的重负,象征着过往的痛苦与无奈。
  4. 武侯:忠诚与智谋的象征,代表理想的追求。
  5. 白首:时间的流逝,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黑云垂到地”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2. “少年志功名”中的“志”指的是:
    A. 目标 B. 责任 C. 愤怒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A. 湖水 B. 雪 C. 战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陆游 vs. 辛弃疾 陆游的诗多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而辛弃疾则更侧重于豪情壮志与时代的呼唤。两者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切,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望岱 彭蠡夜泛 秋日登滕王阁 生查子·旅夜 湖田 春寒 斗室 咏军山 祝衄歌 过深河驿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卷甲倍道 涕结尾的成语 奬眄 璇霄丹阙 氏字旁的字 宝宝 诛求无度 竹字头的字 斗磴 長字旁的字 双眉大眼 海贡 一念之错 双管齐下 羽字旁的字 包含帑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