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大光赴石城》

时间: 2025-04-29 04:26:53

诗句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26:53

原文展示:

送大光赴石城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城的高耸与江水的流淌。诗人不必愁苦于织绮的生活,因为年年都有战马经过。美丽的眉目让使君成为国手,却只是把酒言欢于江边。山川景色壮丽却不平整,诗人用三杯酒来消遣,偶尔搔首思索。半江的楼影在水面上延展,仿佛在想象二月春流的情景。待我去扫除仲宣的诗篇,即便骑马回朝也不算迟。

注释:

  • 石城:指一个高耸的城池,象征着坚固和雄伟。
  • 嵽嵲:高耸的样子。
  • 莫愁:意为不必愁苦。
  • 织绮:指的是织造精美的丝绸。
  • 秀眉:形容女子的美丽眉毛。
  • 使君:指地方的长官或统治者。
  • 医国手:能治国理政的人。
  • 无事酒:指闲暇时的饮酒。
  • 三杯一搔首:意指饮酒后思索的情景。
  • 仲宣赋:指的是王粲的《登楼赋》,诗人希望能扫除诗篇的复杂与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伯弘,号静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送大光赴石城》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深刻的意蕴,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石城的雄伟和江水的流动,形成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使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和地理的深沉。接着,诗人以“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一句,体现了对繁华与动荡交织的无奈。在这份送别中,诗人不仅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美丽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景,展现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寓意深刻。而“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待,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描述石城的高耸与江水的流淌,形成鲜明的对比。
  2.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战乱的频繁。
  3.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通过美丽的使君,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4.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诗人以饮酒来消遣思索,显示出一种无奈却又洒脱的态度。
  5.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6.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半江楼影”,形象地描绘了景色。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拟人:将景物赋予情感,如“想见春流二月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城:象征坚固与高耸,代表着历史与荣耀。
  • 江波:象征流动与变迁,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 秀眉:代表美丽与理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流:象征生机与希望,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城”象征什么?
    A. 历史与荣耀
    B. 战乱与动荡
    C. 自然与生机

  2. “秀眉使君医国手”中“使君”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地方长官
    C. 战士

  3. 诗中的“半江楼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A,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
  • 《送别》(王之涣): 送别友人的诗歌,情感同样深厚。

诗词对比:

  • 《送大光赴石城》 vs. 《送别》
    • 两首诗都涉及送别的主题,但《送大光赴石城》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送别》则更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与义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池 超然台 蝶恋花 留别平南四景 其四 畅岩怀古 留别平南四景 其三 将滩古渡 留别平南四景 其二 燕石巢云 留别平南四景 其一 乌江濯清 减字木兰花 其一 郑尚书席上借前韵 鹧鸪天 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心少欲 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款遣 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落忽 告退 車字旁的字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案志 文责自负 钻坚仰高 诛求无厌 延寿益年 包含憆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