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26:53
送大光赴石城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这首诗描绘了石城的高耸与江水的流淌。诗人不必愁苦于织绮的生活,因为年年都有战马经过。美丽的眉目让使君成为国手,却只是把酒言欢于江边。山川景色壮丽却不平整,诗人用三杯酒来消遣,偶尔搔首思索。半江的楼影在水面上延展,仿佛在想象二月春流的情景。待我去扫除仲宣的诗篇,即便骑马回朝也不算迟。
陈与义,字伯弘,号静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憧憬。
《送大光赴石城》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与深刻的意蕴,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石城的雄伟和江水的流动,形成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使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和地理的深沉。接着,诗人以“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一句,体现了对繁华与动荡交织的无奈。在这份送别中,诗人不仅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美丽的意象与生动的情景,展现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寓意深刻。而“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待,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中提到的“石城”象征什么?
A. 历史与荣耀
B. 战乱与动荡
C. 自然与生机
“秀眉使君医国手”中“使君”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地方长官
C. 战士
诗中的“半江楼影”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A,2.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