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2:50
穷腊见三白,江南无旧闻。
天上春已暮,尽日花缤纷。
平生虽畏寒,遇雪心所欣。
拥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
窗户忽相照,川陵已难分。
二仪有巨丽,老我不能文。
高吟黄竹诗,薄暮心无垠。
浮屠似玉笋,突兀倚重云。
进入腊月时节,看到三片白雪,江南的雪景却从未听闻过。天上的春天已经结束,整天花瓣纷纷飘落。虽然我一生都畏惧寒冷,但遇到雪时却心中欢喜。穿着裘皮大衣却不敢出门,透过缝隙向外投去关注的目光。窗户外的雪光映照在室内,川陵的景色已难以分辨。二仪(指日月)有着壮丽的景象,年老的我却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声吟诵黄竹的诗歌,黄昏时心中无尽的思绪。浮屠(指佛塔)如同玉笋般挺立,突兀地倚靠在厚重的云层之上。
陈与义,字师孟,号白华,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和节令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雪》这首诗创作于腊月时节,正值冬季,诗人通过描写雪景表达了自己对冬雪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悟,反映了他在寒冷冬日中依然保持的诗意和情感。
《雪》一诗以冬季的雪景为背景,诗人描写了他对于雪的欣赏与喜爱,以及在寒冷中所感受到的温暖情感。首联“穷腊见三白,江南无旧闻”开篇即提到雪的稀缺,江南地区下雪的机会不多,表达了对雪景的珍惜。接下来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世界,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般的场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寒冷的畏惧与对雪的欣赏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身处寒冷之中,他却在雪中找到了欣喜与乐趣。此时的他选择不出门,而是在窗前静静欣赏,更加突显出他对这份宁静的珍视。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用“高吟黄竹诗,薄暮心无垠”表达了他在暮色中吟咏的情景,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内心的思绪无边无际。浮屠的描绘则增添了一份神圣的气氛,仿佛在提醒人们在这片宁静的雪景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江南地区的雪景有何特征?
诗人在雪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拥裘未敢出,投隙致殷勤”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比较陈与义的《雪》与王安石的《梅花》,两者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前者通过雪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欢喜与宁静,而后者则通过梅花展现坚韧与高洁的品格,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情感。两者皆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