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归自越避寇海滨寒食不得祭扫》

时间: 2025-05-02 12:44:52

诗句

持酒无因洒墓松,禽声花色惨东风。

去年此日身为客,及到乡山又客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52

原文展示

持酒无因洒墓松,禽声花色惨东风。去年此日身为客,及到乡山又客中。

白话文翻译

我手中握着酒,却无缘在墓松上洒酒,听鸟鸣与花色在东风中显得凄惨。去年这一天我还是个客人,如今回到家乡,仍然是个客人。

注释

  • 无因:没有理由、没有缘故。
  • 洒墓松:在墓地的松树上洒酒,表示祭扫的仪式。
  • 禽声:鸟鸣声。
  • 花色:花的颜色,形容花的凋零或悲惨的状态。
  • :惨淡、凄凉。
  • :游子,意指身在异乡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寒食”,源自古代中国的寒食节,节日的习俗通常是在这个日子里扫墓祭祖,表达对死者的怀念与敬意。诗中提到的“去年此日身为客”,传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身世漂泊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约1090-1150),字子翼,号山翁,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风光,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寒食节,诗人在外漂泊,无法回乡祭扫,表达了对家乡和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诗人身世的无奈与悲凉。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缅怀。开头两句提到“持酒无因洒墓松”,展现了诗人手中握酒却无法祭扫的无奈,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渴望与失落。接下来的“禽声花色惨东风”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鸟声与花色在东风中显得格外惨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最后两句“去年此日身为客,及到乡山又客中”,则以时间的对比,加重了诗人对身世漂泊的感慨,表达了即便回到故乡,依然感到陌生的失落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持酒无因洒墓松:诗人手持美酒,却无缘洒在墓前的松树上,暗示无法进行传统的祭扫。
  2. 禽声花色惨东风:鸟鸣声和花色在东风中显得凄惨,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3. 去年此日身为客:回忆去年此日自己身为客人的情景,突显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4. 及到乡山又客中:回到家乡却依然感觉像个客人,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陌生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禽声、花色)赋予情感,使得环境更加生动。
  • 对仗:如“去年此日”与“及到乡山”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这一主题,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及传统习俗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祭祀与怀念。
  • 墓松:代表着逝去的亲人。
  • 禽声:自然的声音,反映内心的孤独。
  • 东风:带来生机却又显得凄凉,象征变迁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持酒无因洒墓松”,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期待
  2. “禽声花色惨东风”中,“惨”字的意思是?

    • A. 快乐
    • B. 凄凉
    • C. 美丽
    • D. 强壮
  3.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日主要用于什么目的?

    • A. 庆祝丰收
    • B. 祭扫先人
    • C. 迎接新年
    • D. 送别亲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杜甫的《清明》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描写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索。

诗词对比

  • 林景熙《归自越避寇海滨寒食不得祭扫》与杜甫《清明》: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亲人的怀念,林景熙的诗更为个人化,表现了身世的漂泊,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普遍,承载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使君次韵再赋二首 送僧道茔 杂咏一百首·安期生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九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江天暮雪 江南五首 留山间种艺十绝 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又五言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行衣 龙章秀骨 血字旁的字 勤兵黩武 不斩 绸缪未雨 玉字旁的字 包含砑的词语有哪些 河清海宴 行同犬彘 中蘬 包含置的词语有哪些 汶阳川 服用 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牍结尾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包含泰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