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4:14
游九锁山·洞霄宫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
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
鱼鱼美少年,华裾集齐鼓。
往者修练人,飞升接高武。
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
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
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
吾闻郭许俦,卓庵老林莽。
终日对白云,餐松饮石乳。
在这洞天福地之中,有着超凡脱俗的景色;这里的名声与灵气兼具,汇聚了独特的气韵。峰峦重叠,云雾缭绕,时而吞吐,时而飘散。我在清凉的风中轻飘而行,前往那环宇之间的圣地。住在山中的老者,身披黄冠,正午时分迎接客人到来。美丽的少年们,衣裳飘逸,齐聚在这里敲打着鼓声。往昔那些修炼成仙的人,也在此飞升,接触高深的武道。然而如今的山川却显得如此寂寥,似乎与古今无异。那些豪华的宫殿,犹如王侯的财库,亿万富贵尽在其中。因此,气体的流动变得缓慢,修学道理的人却不再精进。听说郭、许二位朋友,卓庵那位老者,终日与白云为伴,吃松树的果实,饮石头的乳液。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道教文化为主题。他的诗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强调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作者通过描写九锁山的美景,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尘世繁华的淡漠。
《游九锁山·洞霄宫》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道教哲学相结合的诗作。诗中以“洞天”与“福地”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诗人对追求灵气与自由的渴望。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道教的元素,展现了对修道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
诗中的“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道出了自然的壮丽和变化,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描绘了迎接客人的老道士和聚集在一起的少年们,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气氛,仿佛在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流露出对往昔修炼者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道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同时也对尘世的繁华和虚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锁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与对尘世繁华的反思,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冠”象征什么?
诗中“飘然乘泠风”描绘的是什么状态?
诗中提到的“飞升”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