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43
洞霞疑接台峰近,石栈空歌蜀道难。一种灵苗人不识,半山霜露夜痕乾。
这首诗描绘了在陶山的美丽景色。山中的云霞仿佛要与台峰相连,石阶上空荡荡地传来人们对蜀道艰难的歌声。这里有一种灵性植物,世人却无人识得,半山上的霜露在夜间留下的痕迹已经干了。
“蜀道难”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描述了蜀地道路的艰险,成为后人借以形容艰难行程的典故。
作者介绍:林景熙,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自然的秀美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陶山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致的赞美与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 其十 附子冈》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的开头以“洞霞疑接台峰近”描绘了陶山的美丽景象,云霞缭绕,似乎要与高耸的台峰相连,营造出一种虚幻而又亲近的气氛。这种自然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然而,接下来的“石栈空歌蜀道难”则带来了一丝沉重的情感,蜀道的艰难与险峻让人心生敬畏,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在美丽的自然中,也存在着生活的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一种灵苗人不识”,这让人思考到在美丽的自然中,可能有许多被忽视的事物。灵苗的存在,象征着那些被世人遗忘的珍贵事物,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见解与敏感。最后一句“半山霜露夜痕乾”则用霜露的痕迹描绘了夜晚的孤寂,留下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艰难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哲学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艰难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理解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道”主要指什么?
诗中“灵苗”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