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时间: 2025-08-10 01:46:19

诗句

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

渌汗平铺洞庭水,

笔头点出苍梧云。

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46:19

原文展示:

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
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
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白话文翻译:

在镜子中,真正的僧人是白道芬,他不屈从于朱审和李将军的权威。
清澈的汗水像平铺的洞庭湖,笔尖勾勒出苍梧山的云彩。
走到八月十五的夜晚,月光下的山景如同画卷一般美丽。

注释:

  • 白道芬:白道芬是诗中提到的僧人,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态度。
  • 朱审:朱审是历史人物,因其权势和威严而被提及,代表了世俗的权力。
  • 李将军:可能是指李广等历史上著名的将军,象征着武力和军事。
  • 渌汗:清澈的汗水,形容清新和自然。
  • 洞庭水:指的是洞庭湖,象征广阔和宁静。
  • 苍梧云:苍梧山在今湖南境内,常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山景。

典故解析:

  • 八月十五:指的是中秋节,象征团圆和丰收,寓意着人们在这一天欣赏美丽的月景。
  • 山水画:在中国文化中,山水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代表着自然美和哲理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是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真理和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真实与虚幻、权力与自由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开头以“镜中真僧”引入,暗示了诗人对白道芬的赞美,强调内心的真实与世俗的虚伪相对立。接着,诗人用“渌汗平铺洞庭水”描绘出一幅自然的画面,既有清新的气息,又有开阔的视野,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最后的“月下看山尽如画”则是在强调自然之美的同时,暗示了人生的诗意与哲理。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镜中真僧白道芬:强调真实的自我,白道芬的形象清晰而坚定。
    • 不服朱审李将军:表达了对权威的不屈服,展示了独立的思想。
    • 渌汗平铺洞庭水:利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笔头点出苍梧云:象征着艺术创作的灵感与神韵。
    • 且看八月十五夜:引入时间背景,强调节日的氛围。
    • 月下看山尽如画:最终实景与理想的结合,体现诗人的审美情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澈的汗水比作湖水,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使得诗歌更加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洞庭水、苍梧云,象征着广袤的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月亮:象征着圆满、和谐,以及人们共同的情感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真正的僧人”是指谁?
    A. 朱审
    B. 李将军
    C. 白道芬
    D. 顾况

  2. “渌汗平铺洞庭水”中“渌汗”指的是什么?
    A. 汗水的颜色
    B. 清澈的汗水
    C. 坚定的态度
    D. 湖水的波纹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顾况与王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顾况更侧重于自我哲理的表达,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木兰花慢 元宵感旧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木兰花慢 杨花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寿秋壑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饥附饱飏 熟衍 釒字旁的字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木字旁的字 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怀铅握素 三点水的字 侵乱 无为 移易迁变 日角龙颜 心字底的字 万劫不朽 张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