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白鹭汀》

时间: 2025-08-01 12:15:32

诗句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

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2:15:32

白鹭汀

原文展示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
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滩涂上,碧绿的草丛轻轻摇曳,白鹭在湿润的树林中悠然自得。夜晚,我在沙滩上起身,月光洒在水面,心中思索着捕鱼的策略。

注释

  • 靃靡:形容草木柔软的样子,这里形容滩涂上的草。
  • 汀草:指滩涂上的草。
  • 淋森:形容树木茂盛。
  • 鹭毛:指白鹭的羽毛。
  • 夜起:夜里起身,可能是捕鱼或出行。
  • 沙月中:月光下的沙滩。
  • 思量:思考、考虑。
  • 捕鱼策:捕鱼的计划或方法。

典故解析

“白鹭”在古诗词中常用作自然与灵动的象征,白鹭的优雅与自由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捕鱼策,可能隐喻着生活的谋生之道,表达了生活的智慧与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约704-770),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天池。其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白鹭汀》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白鹭汀》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滩涂的草木与白鹭,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靃靡的草与白色的鹭毛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诗人眼中的美景,更是他内心情感的映射。

接下来的“夜起沙月中”,将时间转换到夜晚,月光下的沙滩给予诗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情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思量捕鱼策”则将这份宁静转化为对生活的思考,暗示着诗人不仅在欣赏自然之美,更在思索生存的智慧与策略。这种思考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靃靡汀草碧:描绘了清晨的草地,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2. 淋森鹭毛白:强调了白鹭的纯洁与优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3. 夜起沙月中:转到夜晚,诗人从梦中醒来,暗示对生活的思考。
    4. 思量捕鱼策:表达出对生存方式的思考,象征着对未来的计划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靃靡汀草碧”和“淋森鹭毛白”,形成优美的对仗结构。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使意境更为深远。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 白鹭:象征着纯洁与自由,代表了诗人向往的自然状态。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 沙滩: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选择,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靃靡汀草碧”中的“靃靡”指的是: A. 硬朗
    B. 柔软
    C. 干枯
    D. 繁茂

  2. 诗中提到的“鹭毛”是指什么动物的羽毛? A. 大雁
    B. 白鹭
    C. 乌鸦
    D. 蜂鸟

  3. 诗中的“思量捕鱼策”隐喻了什么? A. 生活的享受
    B. 人生的哲理与谋生之道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白居易: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白鹭汀》: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但《静夜思》更注重思乡之情,而《白鹭汀》则更多地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顾况评传》

相关查询

西山桐十咏·桐风 桐竹君咏 西山桐十咏·桐花 送人游边 赠春游侣 感怀题从舅宅 咏铁马鞭 送人入新罗使 寻僧元皎因赠 赠同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西寺 爽然若失 调嘴弄舌 用语 破浪乘风 骨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龝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讽多要寡 波流茅靡 香字旁的字 铁案 铺丁 良师诤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