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3:49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
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
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
在江城的清晨,角声吹响,令远行的人愁苦不已。汉朝的将领仍然在防备敌人,而吴国的官员却想要投向秦国。白色的帆在轻微的海浪上飘动,华丽的带子融入了红尘俗世。究竟为何要追求名利的官职呢?我这一生只愿随性而活。
本诗涉及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汉、吴、秦三国之间的关系,汉将防虏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吴官欲向秦则暗示了对权力中心的向往与依附。诗中虽提及历史,但更强调个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顾况,字君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常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江南的别离表达内心的愁苦与对官场名利的反思,体现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别江南》通过清晨的号角声引出远行人的愁苦,展现出一种对故土的深切眷恋。诗的开头,江城的晓角声唤起了远行者心中的惆怅,象征着离别的不舍。接着,诗人提到汉将与吴官,表现出历史的沉重感,暗示着个人的命运与历史背景紧密相连。接下来的意象,如“布帆轻白浪”和“锦带入红尘”,则通过对自然与人造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世间的繁华与虚幻。最后,诗人发出疑问,追求名宦的意义在哪里,表现出对官场虚荣的反思,透露出一丝对真实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反映出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探索。
诗中使用了比喻(“锦带入红尘”)、对仗(“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的深刻性。
整首诗通过离别与历史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名利的淡泊追求,以及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晓角”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名宦的态度是?
“布帆轻白浪”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别江南》的情感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