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浮远堂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8-10 01:46:20

诗句

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

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46:20

浮远堂二首 其一

作者: 尤袤 〔宋代〕

原文展示:

杖藜同上最高峰,
脚力虽穷兴未穷。
领略江山归眼界,
尽吞淮海入胸中。

白话文翻译:

我手杖着拐杖,和朋友一同攀登到最高的山峰,虽然我的体力已经耗尽,但兴致却丝毫没有减退。俯瞰江山大好,心中所见所感,仿佛将淮河和海洋都纳入了我的胸怀。

注释:

  • 杖藜:用藜杖(草制的拐杖)行走,表示作者在山中行走。
  • 脚力虽穷:虽然体力已经耗尽。
  • 兴未穷:兴致没有减退。
  • 领略:领悟、欣赏。
  • 江山:指自然风光和辽阔的土地。
  • 尽吞:尽情地吸收、领略。
  • 淮海:指淮河和海洋,这里象征着广阔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其中的“江山”与“淮海”常用于表达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广阔的视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作品的清新自然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山玩水、亲近自然的经历有关。在宋代,士人往往通过游山玩水来陶冶情操,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头两句“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展示了诗人虽身心疲惫,但对美景的渴望依旧强烈,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精神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受推崇。接下来的“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所看到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整首诗气势磅礴,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传达出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杖藜同上最高峰:用藜杖扶持,和朋友一起攀登至高峰,暗示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2. 脚力虽穷兴未穷:尽管体力已耗尽,但内心的兴致仍然高涨,表现出不屈服于困难的决心。
  3. 领略江山归眼界:目睹壮丽的山河,开阔了视野,象征着心灵的升华。
  4. 尽吞淮海入胸中:将江河湖海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体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心怀天下的情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脚力虽穷兴未穷”,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结合,象征着心灵的开阔与壮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杖藜:象征着对自然的依赖与支持。
  • 最高峰:代表着追求的目标与理想。
  • 江山、淮海:象征着广袤的自然与心灵的辽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杖藜同上最高峰”中“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拐杖
    C. 山峰

  2. 诗人表述“脚力虽穷兴未穷”是什么意思? A. 身体疲惫但精神不屈
    B. 身体和精神都很疲惫
    C. 精神和身体都很强壮

  3. 诗中“尽吞淮海入胸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无奈
    B. 对壮丽景色的无限向往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学。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与心灵的宁静。

诗词对比:

  • 与李白《庐山谣》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崇敬,但尤袤更多展现的是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其二 蝶恋花·斗觉宵来情绪恶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南海子 蝶恋花·落日千山啼杜宇 蝶恋花 衰柳 蝶恋花 前意不畅,再赋此即寄荫君 蝶恋花 题百蝶图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甜蜜动听 黑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咕哧 三K党 背公徇私 倒置干戈 然荻读书 糸字旁的字 抓耳搔腮 黑开头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有口无心 欢呼雀跃 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举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