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观音岩》

时间: 2025-05-07 07:16:36

诗句

石壁立水外,风涛浩汹汹。

何年巨灵擘,幻此金莲涌。

谽谺豁幽窦,液沥垂乳湩。

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

澄潭空心颜,倒景群山拱。

江帆日暮摇,回首苍烟重。

一声清磬鸣,上界香云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36

过观音岩

作者: 梁国治 〔清代〕

原文展示:

石壁立水外,风涛浩汹汹。
何年巨灵擘,幻此金莲涌。
谽谺豁幽窦,液沥垂乳湩。
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
澄潭空心颜,倒景群山拱。
江帆日暮摇,回首苍烟重。
一声清磬鸣,上界香云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岩的壮丽景观:巍峨的石壁屹立在奔腾的水面之外,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谁年曾有巨灵撕裂山岩,才让金色的莲花涌现而出。溪水细流在幽深的山洞中流淌,宛如乳汁般细腻。飞空的土梯危险而陡峭,万千景象在眼前高耸入云。清澈的潭水映衬着天空的颜色,倒映出群山的轮廓。江上的帆船在日暮时分轻轻摇曳,回首望去,苍茫的烟雾重重叠叠。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磬声,似乎在唤醒上界的香云。

注释:

  • 石壁:高耸的岩壁。
  • 巨灵:指传说中的大神,传说中有巨灵撕裂山岩。
  • 金莲:象征美好和吉祥,可能指观音菩萨的莲花。
  • 谽谺:形容水流细腻、清澈的样子。
  • 豁幽窦:开阔的山洞。
  • 飞空土危梯:形容悬空的陡峭土梯,象征危险。
  • 澄潭:清澈的水潭。
  • 江帆:江面上的帆船,描绘出水边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国治,清代诗人,笔名常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作品常显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梁国治在游历观音岩时所作,其写作背景与当时清代社会的山水游览风尚密切相关,诗中表现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佛教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过观音岩》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宗教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观音岩的壮丽景色时,融入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开篇用“石壁立水外,风涛浩汹汹”两句,生动描绘了岩石与波涛的对比,体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力量。接下来的“何年巨灵擘,幻此金莲涌”则引入了神话元素,使得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中“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一联,通过对高耸陡峭的土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险峻的美感,同时“澄潭空心颜,倒景群山拱”则展现了水面映照出周围山景的和谐美,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最后的“江帆日暮摇,回首苍烟重”与“一声清磬鸣,上界香云拥”相结合,构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船只的轻盈,也有磬声的悠远,形成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令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壁立水外:描绘石壁屹立在水面外,突显自然的雄伟。
  2. 风涛浩汹汹:形容波涛汹涌,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气势。
  3. 何年巨灵擘:引入神话,询问巨灵何时撕裂山岩,表现对历史的思考。
  4. 幻此金莲涌:金莲的涌现象征美好与吉祥,可能隐喻观音菩萨的慈悲。
  5. 谽谺豁幽窦:溪水细流,象征着生命的细腻与幽深。
  6. 液沥垂乳湩:形容水流如乳汁般细腻,生动形象。
  7. 飞空土危梯:悬空的土梯,表现出自然的险峻与奇特。
  8. 万象罗森耸:万千景象高耸入云,呈现出壮丽的自然画卷。
  9. 澄潭空心颜:潭水清澈,映照出周围的美丽,象征心灵的宁静。
  10. 倒景群山拱:山景倒映在水中,形成和谐的画面。
  11. 江帆日暮摇:船只在夕阳下轻轻摇曳,描绘出宁静的气氛。
  12. 回首苍烟重:回眸望去,远处的烟雾弥漫,增强了诗的深远感。
  13. 一声清磬鸣:传来的磬声,象征着宗教的宁静与超脱。
  14. 上界香云拥:香云环绕,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液沥垂乳湩”比喻溪水的细腻。
  • 对仗:如“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江帆日暮摇”,赋予船只以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壁:象征坚固与永恒。
  • 金莲:象征美好与吉祥。
  • 清潭: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 江帆:象征自由与恬静。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哪几种?
    A. 石壁、波涛、溪水
    B. 沙漠、湖泊、森林
    C. 山脉、草原、沙滩

  2. “金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吉祥
    C.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江帆日暮摇”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宁静与恬淡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
  • 《登鹳雀楼》:通过高处的视角展现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壮志与豪情。

两者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过观音岩》及其所传达的丰富内涵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阻风良店驿 喜屯田凌员外至 有感二首 李师中待制挽词二首 其二 九日登望海门 山夜 送屠存博教授溧水 读成布衣祭忠文 凤来山 书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屑榆为粥 管秃唇焦 平均海水面 乛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无是无非 先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中日 包含蔓的成语 官清法正 肩墙 隋珠和玉 资饩 土藏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