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36
作者: 梁国治 〔清代〕
石壁立水外,风涛浩汹汹。
何年巨灵擘,幻此金莲涌。
谽谺豁幽窦,液沥垂乳湩。
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
澄潭空心颜,倒景群山拱。
江帆日暮摇,回首苍烟重。
一声清磬鸣,上界香云拥。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岩的壮丽景观:巍峨的石壁屹立在奔腾的水面之外,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谁年曾有巨灵撕裂山岩,才让金色的莲花涌现而出。溪水细流在幽深的山洞中流淌,宛如乳汁般细腻。飞空的土梯危险而陡峭,万千景象在眼前高耸入云。清澈的潭水映衬着天空的颜色,倒映出群山的轮廓。江上的帆船在日暮时分轻轻摇曳,回首望去,苍茫的烟雾重重叠叠。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磬声,似乎在唤醒上界的香云。
作者介绍: 梁国治,清代诗人,笔名常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作品常显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梁国治在游历观音岩时所作,其写作背景与当时清代社会的山水游览风尚密切相关,诗中表现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与佛教文化的敬仰。
《过观音岩》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宗教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观音岩的壮丽景色时,融入了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开篇用“石壁立水外,风涛浩汹汹”两句,生动描绘了岩石与波涛的对比,体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力量。接下来的“何年巨灵擘,幻此金莲涌”则引入了神话元素,使得自然景观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表现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中“飞空土危梯,万象罗森耸”一联,通过对高耸陡峭的土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险峻的美感,同时“澄潭空心颜,倒景群山拱”则展现了水面映照出周围山景的和谐美,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最后的“江帆日暮摇,回首苍烟重”与“一声清磬鸣,上界香云拥”相结合,构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船只的轻盈,也有磬声的悠远,形成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令人思考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哲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哪几种?
A. 石壁、波涛、溪水
B. 沙漠、湖泊、森林
C. 山脉、草原、沙滩
“金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吉祥
C. 友谊
诗中提到的“江帆日暮摇”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宁静与恬淡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都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过观音岩》及其所传达的丰富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