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潭夜坐(滁州作)》

时间: 2025-05-02 01:38:34

诗句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34

原文展示

龙潭夜坐(滁州作)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
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
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
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北江南无限情。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夜晚,哪里飘来的花香让夜色更加清幽,石林和茅屋之间传来潺潺溪水声。孤独的隐者在月光下常常前往空旷的山林,栖息的鸟儿在寂静的山中偶尔鸣叫。草地上的露水毫不在意弄湿我的鞋子,松风却轻柔地拂过我的葛衣。临流而坐,我想要写下心中对兰花的情意,江北江南的情感是如此无尽。

注释

  1. 何处:哪里。
  2. 花香:花的香气。
  3. 入夜清:夜晚显得更加清幽。
  4. 石林:石头成林的地方,此处指代自然环境。
  5.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
  6. 隔溪声:溪水流淌的声音隔着山林传来。
  7. 幽人:隐居的人。
  8. 月出:月亮升起。
  9. 栖鸟:栖息的鸟。
  10. 山空:山中空旷、寂静。
  11. 草露:草地上的露水。
  12. 芒屦:带尖的草鞋。
  13.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14. 葛衣:用葛麻织成的衣服。
  15. 猗兰意:对兰花的情感。
  16. 江北江南:长江的北岸与南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心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良知,提倡实践和道德修养,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守仁在滁州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在宁静的夜晚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心态。

诗歌鉴赏

《龙潭夜坐》以清新的意境呈现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描绘夜空、花香、溪声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以质朴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清幽的夜景,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夜晚的静谧与芳香。接下来的“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的向往,月光下的隐者与偶尔鸣叫的鸟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细节的敏感。草露湿润了鞋子,却并不在乎,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关系。最后两句“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出对兰花的情意和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花香入夜清:诗人首先引入夜晚的清新气息,花香飘散,夜晚显得格外清幽。
  • 石林茅屋隔溪声:通过石林与茅屋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的幽静和溪水的清脆。
  • 幽人月出每孤往:隐者在月光下孤独地走向自然,表达孤独感。
  • 栖鸟山空时一鸣:鸟儿在空旷的山中偶尔鸣唱,强调了环境的宁静。
  • 草露不辞芒屦湿:即使草地上的露水弄湿了鞋子,诗人也无所畏惧,表现了对自然的包容。
  • 松风偏与葛衣轻:松风轻拂,给人轻松的感觉,表现自然的温柔。
  • 临流欲写猗兰意:想在溪边写下对兰花的情意,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江北江南无限情: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诗人感受到的情感是广阔无边的。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没有明显的比喻,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比喻般的意境。
  • 拟人:松风与葛衣之间的关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尤其是上下句的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孤寂生活的体悟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突显了内心的宁静与情感的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香: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芬芳。
  • 月出: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草露:象征自然的细腻与清新。
  • 松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安宁。
  • 猗兰:象征高洁、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人”指的是谁?

    • A. 隐士
    • B. 旅行者
    • C. 商人
    • D. 农夫
  2. 诗的背景发生在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滁州
    • C. 杭州
    • D. 南京
  3. 诗中提到的“江北江南”象征什么?

    • A. 地理位置
    • B. 人生哲理
    • C. 情感的广阔
    •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王守仁的《龙潭夜坐》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王守仁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守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阳明心学与诗词创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黄漕雪中将至长沙 岁晚烹试小春建茶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九 城南杂咏二十首·濯清亭 次韵许深父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城南杂咏二十首 兰涧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二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眼界 麦字旁的字 学说 歺字旁的字 了不可见 飞字旁的字 匿意 盐官 覆餗之忧 容护 风流雨散 两歧遂分 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楚材晋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