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食羊虎肉》

时间: 2025-05-09 19:16:44

诗句

白额咆哮振山谷,老羝见之惊且伏。

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

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

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16:44

原文展示: 白额咆哮振山谷,老羝见之惊且伏。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

白话文翻译: 一只白额虎在山谷中咆哮,老羊见到它惊恐地趴下。一旦强弱双方都不存在,这肉都归了野人吃。野人腹中只怕互相吞食,急忙呼唤美酒来解纷争。酒醉之后更加怀念古代,千年的英雄有羊和虎。

注释:

  • 白额:指额头上有白色斑纹的虎。
  • 咆哮:大声吼叫。
  • 老羝:老羊。
  • 惊且伏:惊恐地趴下。
  • 野人:指未开化的山野之人。
  • 啖吞:吞食。
  • 解纷:解决纷争。
  • 酒酣:酒喝得很畅快。
  • 怀古:怀念古代。

诗词背景: 作者方孝孺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多表现忠义和忧国忧民之情。这首诗通过虎与羊的比喻,反映了强弱之间的斗争和最终的消亡,以及人们对于和平与和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强弱对立的场景。白额虎的咆哮和老羊的惊伏,形象地展现了力量的悬殊和弱者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类社会,通过野人食肉和饮酒解纷的描写,暗示了人类对于和平的渴望。最后两句“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则是在酒醉中怀念古代英雄,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

诗词解析:

  • “白额咆哮振山谷”:描绘了虎的威猛,咆哮声震撼山谷。
  • “老羝见之惊且伏”:老羊见到虎的惊恐反应,伏地表示无力反抗。
  • “一朝强弱两不存”:强弱双方最终都会消亡。
  • “此肉皆归野人腹”:虎和羊的肉最终被野人吃掉。
  • “腹中惟恐相啖吞”:野人担心互相吞食,寻求和平。
  • “急呼美酒为解纷”:用美酒来解决纷争,寻求和谐。
  • “酒酣一醉更怀古”:酒醉后更加怀念古代。
  • “千载英雄羝与虎”:怀念古代的英雄,包括羊和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额”形容虎,形象生动。
  • 拟人:老羊“惊且伏”,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一朝强弱两不存”,对仗工整,意义深刻。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虎与羊的比喻,探讨了强弱对立和最终的消亡,以及人类对于和平与和谐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白额虎:象征着强权和力量。
  • 老羝:象征着弱者和无力反抗。
  • 野人:象征着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 美酒:象征着和平与和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额”指的是什么? A. 老虎 B. 老羊 C. 野人
  2. “老羝见之惊且伏”中的“老羝”是指什么? A. 老虎 B. 老羊 C. 野人
  3. 诗中提到的“野人”是指什么? A. 未开化的山野之人 B. 古代英雄 C. 老虎
  4. 诗中的“美酒”象征着什么? A. 和平与和谐 B. 力量与强权 C. 弱者与无力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石壕吏》:通过描写战争中的小人物,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 李白的《将进酒》:通过饮酒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放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石壕吏》与方孝孺的《食羊虎肉》:两者都通过具体的事件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方孝孺全集》:收录了方孝孺的全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练子 夜泊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无事二首 其一 明月斜 金陵晚望 閒中好 十六字令 促织 敝裘 重九潘长公恬庵昆仲招同魏苍石饮太白楼分韵 夏日写怀 咏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严词拒绝 莺谷 幺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买上告下 金痍 反经合权 示字旁的字 日月如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龍字旁的字 甡植 包含薤的词语有哪些 毛羽零落 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撒水拿鱼 深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