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3
从来此地出高官,
绮屋连云画里看。
十里湖光多样好,
百年人事几回残。
菰蒲带露枝犹湿,
䆉稏逢晴把便乾。
乐岁何妨歌乐职,
簿书缠缚敢辞难。
这地方出过许多高官,
华丽的房屋在云中可以看到。
十里湖光景色多种多样,
百年间的人事有几次已经衰残。
菰蒲植物带着露珠,枝条仍然湿润,
稻谷在晴天时便干燥。
快乐的岁月何妨去唱歌、做乐,
被簿书缠绕,难道就敢辞去艰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官”和“华屋”,暗指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他们的居所和成就常令人向往。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不逢,宋代诗人,以古诗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关注人生哲学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潜的隐逸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官场浮华的看法,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时代背景上,宋代社会变革频繁,士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常感矛盾。
这首诗整体上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美景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提到高官与华屋,暗示了社会地位与物质享受的奢华,而后转而描绘自然的湖光山色,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对“十里湖光”和“百年人事”的描写,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此外,诗的后四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菰蒲的湿润与稻谷的干燥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最后以乐观的心态结尾,表达了作者即使在困扰中仍愿意歌唱的精神,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吴潜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心态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官”是指什么? A. 诗人 B. 位高权重的人 C. 水生植物
“十里湖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自然的美好 C. 复杂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消极 B. 乐观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吴潜的这首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家国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