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3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37:19
沁园春·夜雨三更
作者: 吴潜 〔宋代〕
夜雨三更,有人敧枕,晓檐报晴。
算顽云痴雾,不难扫荡,青天白日,元自分明。
权植油幢,聊张皂纛,坐听前驺鼓角鸣。
君休诧,岂宣申南翰,成旦东征。
鸿冥。哽噎秋声。正万里榆关未罢兵。
幸扬州上督,为吾石友,荆州元帅,是我梅兄。
约束鲸鲵,奠安鼪鼠,更使嵎夷海晏清。
连宵看,怕天狼隐耀,太白沈枪。
夜间下着细雨,已是三更时分,有人靠着枕头沉沉入睡,屋檐下的雨声预示着天要放晴。
想那顽固的云雾,并不难以驱散,晴空万里本来就清晰可见。
暂时挂上油灯,聊聊张开黑色的幡帜,坐下来听前方传来的号角声。
你不必惊讶,难道这是在宣扬南方的翰墨,还是在庆祝东征的胜利?
鸿鹄在空中飞翔,发出哽咽的秋声。正值万里榆关的战火仍未平息。
幸好扬州的督军,是我的好友;荆州的元帅,是我的梅兄。
约束海里的鲸鲵,安抚鼪鼠,更使得嵎夷海域平静清澈。
连夜观看,怕天狼星隐而不显,太白星沉入战斗的枪口。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美,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词,风格醇厚,常以自然景色和人事交融的方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期,诗人借夜雨的场景反映内心的思考与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沁园春·夜雨三更》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诗人在细雨纷飞的夜晚,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国家局势的交融,展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诗的开篇便以“夜雨三更”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阴郁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借助“晓檐报晴”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在面对顽固的云雾时,诗人表现出一种豁达与自信,信心满满地认为“青天白日,元自分明”。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军事,提及战争的存在与影响,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思考。通过“君休诧,岂宣申南翰,成旦东征”,诗人试图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展望。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提及,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希望,最终在“连宵看,怕天狼隐耀,太白沈枪”中,既有对天命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兼具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既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也折射出时代的动荡与变迁,展现了吴潜作为诗人的深邃与包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探讨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晓檐报晴”指的是什么?
“君休诧”中的“君”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人同样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陆游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而吴潜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对友谊的珍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各有侧重,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视角与个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