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七用喜雨韵三首》

时间: 2025-04-24 01:00:22

诗句

阑干小倚望遥岑,晚霁朝朝换午阴。

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

海濒客子秋衔袖,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00:22

原文展示:

阑干小倚望遥岑,
晚霁朝朝换午阴。
越鹜已收天外影,
吴鸠尚带雨中音。
海濒客子秋衔袖,
塞上征人夜拊砧。
都是一般无意绪,
闵劳争柰主恩深。


白话文翻译:

我倚着栏杆,远望那遥远的山岑,
在晚霁中,早晨和午后不断交替着阴云。
越地的野鸭已经收起在天边的身影,
吴地的杜鹃仍在雨中呜鸣。
海边的旅人秋风中袖子微垂,
边塞的征人夜晚击打着石砧。
他们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
只觉得辛劳何必与主人的恩情相争。


注释:

  • 阑干:栏杆,这里指诗人倚靠的地方。
  • 遥岑:远处的山岑,表示自然的壮丽。
  • 晚霁:指雨后天晴的时刻,诗中描绘了天气变化。
  • 越鹜:越地的野鸭,此指一种水鸟。
  • 吴鸠:吴地的杜鹃,带有地方特征的鸟。
  • 海濒:靠近海边,指旅人的地理位置。
  • 塞上:边塞,指征人的位置。
  • 拊砧:敲打石砧,形容夜晚的劳作。

典故解析:

  • 越鹜吴鸠: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越地和吴地,强调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阑干拊砧的意象对比,展示了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著称,语言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后的清晨,诗人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时代背景下,士人往往有着对政治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这种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七用喜雨韵三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观察。首联“阑干小倚望遥岑”,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诗人倚靠在栏杆上,遥望远山,给人一种恬静而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晚霁朝朝换午阴”的描写,展现了天气的变化,暗示世事无常。中间部分提到的“越鹜已收天外影,吴鸠尚带雨中音”则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哲思。

后半部分则转向人事,描绘了“海濒客子”和“塞上征人”的场景,展现了旅人和征人的辛劳,体现了人间的无奈与挣扎。最后一句“都是一般无意绪,闵劳争柰主恩深”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恩情的珍惜。诗中自然与人事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阑干小倚望遥岑:诗人倚靠在栏杆上,远望着遥远的山岑,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2. 晚霁朝朝换午阴:描述天气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3. 越鹜已收天外影:越地的野鸭已经归来,象征着归属感和安宁。
  4. 吴鸠尚带雨中音:吴地的杜鹃仍在雨中鸣叫,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
  5. 海濒客子秋衔袖:海边的旅人,秋风中袖子微垂,暗示孤独与思乡。
  6. 塞上征人夜拊砧:边塞的征人夜晚击打石砧,表现出艰辛与劳作。
  7. 都是一般无意绪:所有人都没有特别的情绪,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8. 闵劳争柰主恩深:辛劳何必与主人的恩情相争,表现出对恩情的珍视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相联系,增强诗意。
  • 对仗:如“海濒客子”和“塞上征人”,展示了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活中恩情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恬淡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阑干: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 遥岑:代表了远方的希望与梦想。
  • 越鹜、吴鸠:分别象征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情感。
  • 海濒、塞上:描绘了不同背景下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人们的辛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阑干”指的是什么?

    • A. 栏杆
    • B. 山岑
    • C. 旅人
  2. “越鹜已收天外影”中“越鹜”指的是什么?

    • A. 野鸭
    • B. 杜鹃
    • C. 鱼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思乡之情
    • B. 自然之美
    • C.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吴潜与李白的作品中都涉及自然景观的描写,但吴潜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个性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七用喜雨韵三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蓬莱 月下悼蟾姊 枯棘双禽 寄黄子衡 夜闻子规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十九 访陈校理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六 刘文正公 黄金台 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一 秋江晚渡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骇突 大显神通 乛字旁的字 屹然挺立 鼓腹而游 餐毡苏 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悦心娱目 毛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柴开头的成语 完浃 大音稀声 谈优务劣 阿好 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