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5 22:30:42

诗句

雨过远山如洗。

云散落霞如绮。

嫩绿与残红,又是一般春意。

春意。

春意。

只怕杜鹃催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0:42

原文展示:

雨过远山如洗。云散落霞如绮。嫩绿与残红,又是一般春意。春意。春意。只怕杜鹃催里。

白话文翻译:

雨过后,远山仿佛被洗净了,云彩散开,落日的霞光如绚丽的织锦。嫩绿的春草和残留的桃花,都是一派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气息如此浓郁,只怕杜鹃鸟会催促着春天的结束。

注释:

  • 如洗:形容风景清新,仿佛经过洗涤一般。
  • 如绮:比喻云彩的美丽,像精致的织物。
  • 嫩绿:形容春天新生的草木,生机勃勃。
  • 残红:指的是已凋谢的桃花,象征春天的短暂。
  • 杜鹃:杜鹃鸟,春天的象征,也是催促春天结束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景纯,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吴潜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春天的眷恋。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一个春雨后的清晨,诗人目睹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短暂,借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词作,展示了雨后自然的清新。开篇“雨过远山如洗”,使用“如洗”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雨水洗净了远山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云散落霞如绮”,更是将云彩与落霞的美丽进行了生动的形容,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绚烂的自然美。诗中的“嫩绿与残红”则是春天的象征,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短暂,彰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杜鹃鸟的惧怕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珍惜与对其即将结束的惋惜。反复的“春意”不仅强调了春天的气息,更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远山如洗:描绘雨后远山的清新,暗示着洗净尘埃,带来新的生机。
  2. 云散落霞如绮:形容雨后云彩散开,晚霞绚丽,仿佛美丽的织物。
  3. 嫩绿与残红,又是一般春意:春天的气息浓厚,嫩绿的草木和残存的花朵交相辉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短暂。
  4. 春意。春意。只怕杜鹃催里:反复强调春天的气息,表达对杜鹃鸟催促春天结束的不安和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过远山如洗”、“云散落霞如绮”,形象生动。
  • 排比:多次使用“春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杜鹃鸟被赋予了催促春天结束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山:象征宁静与清新,代表自然的广阔与美好。
  • 云霞:象征变化与美丽,代表着时间的流转。
  • 嫩绿:象征生命与新生,体现春天的生机。
  • 残红:象征短暂与逝去,传达对美好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过远山如洗”中的“如洗”指的是什么? A. 比喻远山清新
    B. 形容天气阴沉
    C. 描述河流清澈
    D. 描绘云彩变化

  2. 词中重复的“春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厌倦
    B. 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
    C. 对冬天的怀念
    D. 对秋天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梦境与时光,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吴潜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吴潜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吴潜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短暂,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词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风格与主题进行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言怀寄江宁道卿龙图 有诏解郡作 寄叶道卿 章靖冯公哀词 其四 道中二首 成都 答客 白兆山桥亭 闻中山公淝上家园新成秘奉阁辄抒拙诗寄献 旬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造羹 震肃 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隳的词语有哪些 吉光片裘 扫地尽矣 西山日迫 麦秀两歧 包含俗的成语 冰消冻释 彑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巳字旁的字 千古骂名 六街三陌 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耂字旁的字 赫赫巍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