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2
僻居谋道不谋身,
避病桃源不避秦。
远入青山何所见,
寒花满径白头人。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隐居者的心声。他不在意个人的名利,只追求道理和精神的归宿。他选择在桃源中避世,逃避疾病的侵扰,却不躲避秦国的统治。深入青山后,眼前所见的只有满地的寒花和满头白发的老人,似乎在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桃源”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理想的隐逸生活之地,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而“秦”则常常被用来代表压迫和动荡的历史背景,诗中用此对比隐居者的选择与外界的纷扰,增强了诗的深度。
刘商是唐代诗人,生活在唐玄宗时期,因其个性洒脱,诗风清新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作常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表现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袁十五远访山门》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尤其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压力下,隐士们往往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诗的开头两句,作者提出了追求精神道路的决心,表明隐居不仅仅是逃避现实,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求。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青山和寒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意境,暗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诗人在青山中看到的“寒花”和“白头人”,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通过对比,诗人让我们思考在追求理想的同时,生命的流逝和孤独感也不可避免。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诗中隐居者选择避世的原因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追求道理
C. 追求财富
D. 追求权力
“寒花满径白头人”中,寒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富贵
B. 寂寞
C. 和谐
D. 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