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

时间: 2025-05-01 19:26:01

诗句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26:01

原文展示: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白话文翻译:

霜降时节,天气渐寒,轻薄的冰层在清澈的水面上荡漾。月亮的光影透出,孤雁带着几行残影飞过。田里的作物已经收回,衣服和皮衣的制作正在进行。野鸡在水面上投影,化为蜃影的日子也不再难熬。

注释: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气温下降,霜开始出现。
  • 轻冰渌水:轻薄的冰层覆盖在清澈的水面上。
  • :指蟾蜍,通常与月亮相关。
  • 纤影:细微的影子。
  • :指大雁,秋冬季节南飞的候鸟。
  • 田种:田里的作物。
  • 衣裘:指外套,通常用皮毛制作。
  • 化蜃:蜃是一种传说中的海中生物,化蜃指的是将野鸡的影像比作蜃影。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提到的“蟾”(蟾蜍)与月亮的关系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同时,野鸡和蜃的意象则表现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779年,卒于831年。他与白居易关系密切,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应关注现实生活和民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立冬时节,表现了季节交替所带来的冷意和农事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季节变化带来的寒意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开头的“霜降向人寒”直指季节的严酷,接着用“轻冰渌水漫”的意象描绘出水面上薄冰的轻盈感,形成对比,反映出冬季的清冷和静谧。随后“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中,蟾蜍与孤雁的意象交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展现了农田的收获与衣物的准备,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隐含着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霜降向人寒:霜降时节来临,寒意袭人。
    2. 轻冰渌水漫:清澈的水面上轻薄的冰层慢慢扩散。
    3. 蟾将纤影出:蟾蜍在月光下投射出细微的影子。
    4. 雁带几行残:孤雁飞过,留下几行残影。
    5. 田种收藏了:田里的作物已经收回。
    6. 衣裘制造看:制作衣服和皮衣的过程开始了。
    7. 野鸡投水日:野鸡在水面上投影。
    8. 化蜃不将难:像蜃影一样的日子变得不再艰难。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对比,展现出季节的变迁与生活的变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冬季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冷峻与人们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时光的流逝。
  • 蟾蜍:与月亮相关,寓意孤独。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野鸡:代表自然界的生动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霜降”指的是哪个节气?

    • A. 立春
    • B. 立夏
    • C. 立冬
    • D. 霜降
  2. “蟾”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孤独
    • C. 富贵
    • D. 努力
  3. 诗中提到的“衣裘”指的是什么?

    • A. 裤子
    • B. 外套
    • C. 帽子
    • D. 鞋子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元稹的《咏廿四气诗 立冬十月节》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反映了自然变化与人生感悟,但元稹更关注季节的寒冷与生活的准备,而白居易则着重于离别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相关古诗词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三泉驿舍 春社 登东山 对酒示坐中 书怀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 送客至望云门外 纵笔 雪夜 汪茂南提举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市赋 钩心斗角 披坚执锐 永永无穷 触景生情 户字头的字 工字旁的字 名登鬼录 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包含概的词语有哪些 偷声细气 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哭踊 心知其意 兰结尾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末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