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2
赋得春雪映早梅
元稹
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
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
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春天的雪花在空中飞舞,轻轻地落在早开的梅花上。一枝梅花才刚刚显得娇嫩,六片花瓣却已齐齐绽放。雪花积得越来越厚,映照出梅花的光彩,而真正的花期却在默默催促。风吹雪花飘散不去,阳光照耀下却又显得容易被摧残。郢曲的琴声空中回响,羌笛的音调自带忧伤。今天我吟咏这首诗,仿佛又想起往昔的才子佳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号称“元白”。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诗歌闻名,擅长写景抒情,语言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赋得春雪映早梅》作于春雪飘飞之际,元稹借春雪与梅花的映衬,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往昔的怀念。
本诗以春雪和梅花为主线,通过雪花的飞舞和梅花的绽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篇描绘春雪飞舞的场景,雪花轻轻地落在梅花上,形成和谐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通过“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描绘梅花的生长过程,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积素光逾密”则让人感受到雪花的厚重,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
诗中风与阳光的交替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表达了对往昔才子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雪与梅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折射出对往昔才情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出”指的是:
A. 六片花瓣
B. 六种乐器
C. 六个季节
D. 六位才子
“今朝两成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战斗的渴望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稹的《赋得春雪映早梅》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都描写了春天的美丽,但元稹更关注于雪与梅的关系,反映出生命的脆弱;而白居易则强调了桃花的美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