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14
唤郎郎不应,郎自城中回。
县官加粮税,面色如土灰。
我呼叫我的丈夫,他却没有回应,他自己从城里走回来。
县官提高了粮税,他的脸色如同土灰般难看。
在明清时期,因战乱与税赋的加重,农民生活困苦,许多诗歌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这里的“县官”可以看作是对地方官员的控诉,表现出民众对税收增加的不满与无奈。
作者介绍:黄省曾,明代诗人,以其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蕴含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关注。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和税赋沉重使得普通百姓生活艰难。黄省曾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子夜歌》系列诗作,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关心。
《子夜歌 其五》在简短的几句中,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间百态。诗人通过“唤郎郎不应”的细节,表现了夫妻间的隔阂与无奈,同时也隐喻了社会对个体的漠视。丈夫的归来并没有带来安慰,反而是“县官加粮税”,突显了当时官民关系的紧张和民生的困苦。
“面色如土灰”的描写不仅仅是对丈夫面容的刻画,更是对普通百姓在重税之下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在平淡的字句中,蕴含了对权力与财富不公的控诉,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这种情感在明代文人中并不鲜见,但黄省曾的表达却显得尤为真切和直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夫妻生活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个人无奈,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中“唤郎郎不应”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县官加粮税”暗示了什么?
诗人通过“面色如土灰”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