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杨柳》

时间: 2025-04-30 03:43:22

诗句

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

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3:22

原文展示:

折杨柳
三月卢龙塞,沙中雪未干。
朝来折杨柳,春色忆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三月的卢龙边塞,沙地上的残雪尚未融化。今天早晨我折下了杨柳,春天的景色让我想起了长安。

注释:

  • 卢龙塞:位于今河北省,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地点,常常被用来象征边疆的荒凉与孤独。
  • 沙中雪未干:描写春天的边塞地区,雪尚未融化,显示出春寒料峭的景象。
  • 折杨柳:折柳是古人迎春的习俗,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有思乡之情。
  • 春色忆长安:春天的美丽让诗人想起了繁华的长安,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蕙,明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春天、思乡等主题。她的诗作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身处边塞,环境荒凉,与繁华的长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思乡情的诗作,诗人在边塞的环境中,通过“折杨柳”这一细节,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开篇以“卢龙塞”入手,描绘了边疆的寒冷与凄凉,接着以“沙中雪未干”进一步渲染出春寒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怅惘的情感。此时的边塞,虽是春天,却依然留有冬日的痕迹,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而当诗人提到“朝来折杨柳”时,随着柳条的柔软与生机,春天的气息渐渐渗透到诗人的心田,仿佛在提醒着他春天的来临,带来了一丝慰藉。最后一句“春色忆长安”则回归到思乡的主题,长安作为繁华的象征,与边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月卢龙塞:三月的卢龙边塞,诗人用地名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边塞的孤寂感。
  • 沙中雪未干:描写春天的边塞,表面上是春天,实际上却有着冬天的残留,反映了环境的冷清。
  • 朝来折杨柳:早晨时,诗人折下杨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是对生命的重新感知。
  • 春色忆长安:春光明媚的时刻,诗人不禁想起繁华的长安,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折杨柳”与“忆长安”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杨柳代表生机与希望,长安则是繁华与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春色的描写带有拟人化的特征,使得春天似乎具有情感,能够唤起诗人的思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人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波动。诗人通过对比边塞的荒凉与长安的繁华,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与思念。
  • 长安:代表繁华的城市与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思乡情感。
  • :象征着寒冷和孤独,暗示着诗人对边塞环境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卢龙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城市
    B. 北方边塞
    C. 西部山区
    D. 东南海滨

  2. 诗人折杨柳的动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哀伤
    C. 思乡
    D. 无奈

  3. “春色忆长安”中,春色象征什么? A. 冬天的残留
    B. 生命的希望
    C. 孤独的乡愁
    D. 繁华的生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对故国的思念。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表达了对故土的感怀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薛蕙的《折杨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酒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而薛蕙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引发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抒情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梅花七律 其五 梅花七律 其四 梅花七律 其三 梅花二十首 其十六 梅花二十首 其十五 梅花二十首 其十四 梅花二十首 其十三 梅花二十首 其十二 梅花二十首 其九 梅花二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瑜玉 鳥字旁的字 路远迢迢 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计穷力竭 包含疠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换汤不换药 试论 包含宗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目的 忙人 对床夜雨 后进领袖 大腹便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