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7:29
白翎鹊,西极来。
金为冠,玉为衣。
百鸟见之不敢飞,
雄狐猛虎愁神机。
先帝亲手鞲,
重尔西方奇。
海东之青汝何为?
下攫草间雉兔肥,
奈尔猛虎雄狐狸!
白翎鹊,从西方而来。
它的头上戴着金冠,身上披着玉衣。
众多鸟类见了它都不敢飞翔,
雄壮的狐狸和猛虎为此感到忧愁。
先帝亲自为它鞭策,
重视它的奇特之处。
海东的青鸦,你为何在此?
在草间捕捉那些肥美的雉兔,
竟让猛虎和雄狐狸感到无奈!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创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白翎鹊辞》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这只白翎鹊,表达了对权势、地位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
《白翎鹊辞》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作。诗中以“白翎鹊”为主题,借助它的华丽形象及其引发的自然反应,展现了权力与威望的象征。开篇直入主题,将这只鸟描绘得如同帝王般尊贵,金冠玉衣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接下来,诗人通过“百鸟见之不敢飞”的描写,突显出白翎鹊的威严,仿佛它代表着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威。
诗中引入了雄狐和猛虎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种动物在自然界中通常被视为强者,却因白翎鹊的存在而感到忧愁,这种反转令人深思。它们的“愁神机”不仅是对自身地位的感慨,更是对社会规则和权力结构的隐喻。
进一步,诗人提到先帝对白翎鹊的重视,表现出一种对权力的尊崇和对奇特事物的追求。在最后两句,诗人转向海东的青鸦,提出了对其存在的质疑,似乎在探讨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对比不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也让人反思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白翎鹊的形象,探讨权力、地位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社会规则的思考与反思。它不仅是对一种美的赞美,也暗含对权力运作的质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翎鹊的外表用什么材料形容?
A. 银
B. 金和玉
C. 铜
D. 木
诗中提到的“雄狐猛虎”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D. 兴奋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哪些方面?
A. 自然景色
B. 权力与地位
C. 生活琐事
D. 爱情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