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1
金色成千界,毫光独万缘。
堂名斯拟象,法眼示通圆。
座踞轩楹内,明观善恶前。
吾当除滞见,清信奉周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光明与智慧的场所,金色的光辉照耀着无数的世界,毫光闪烁出千百种缘分。诗中提到的堂名意指一个象征性场所,法眼则揭示了真理的圆满。诗人坐落于高高的屋檐之下,清晰地观察到善恶的本质。诗人表示,自己希望能去除那些妨碍真见的障碍,保持清净的信仰,灵活应对周围的变化。
牟景先,宋代人,字子美,号岘山,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道理和自然为主题,融哲理于诗中。
此诗作于一个静谧的环境,诗人在此处思考人生的真谛和道德的善恶,反映了他对世界的观察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道理和内心信仰的探求。开篇的“金色成千界”突显了光明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接着“毫光独万缘”表明在浩瀚的世界中,每一种关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诗中通过“法眼示通圆”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洞察力和智慧,表明诗人追求通达真理的决心。
在“座踞轩楹内”中,诗人自处高位,象征着他超然的境界和明晰的观察力,而“明观善恶前”则强调了他对道德的明确把握。结尾的“吾当除滞见,清信奉周旋”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省,鼓励人们在复杂的世俗中保持清醒的信仰和灵活的应对能力,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真理与道德的追求,以及在复杂人世中保持清明信仰的努力。它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仰。
诗中“金色成千界”中的“金色”象征什么?
“法眼示通圆”中的“法眼”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去除什么?
李白《庐山谣》: 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豪放,与牟景先的哲理诗形成对比。
王维《鹿柴》: 通过山水意象传达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反映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本诗在意象运用上相似,但在风格上更为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