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15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
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
以下并见张为主客图。
汀洲渺渺江篱短,疑是疑非两断肠。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
七星管歌通典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
渔父词,野客丛谈。
山谷汇聚着桃花水,窗外传来柳谷泉的鸣响。
题写在柳谷泉的字迹,看到《应天府志》上说,破败的墙垣已化作了水陂,陆地上竟然能够乘舟而行。
接下来见到张为的主客图。
汀洲朦胧,江边的篱笆也变得短小,令人疑虑不决,仿佛有两种断肠之情。
巫峡的晨雾与黄昏的云彩,让人难以归归;洞庭湖的春水在晴空下波光粼粼。
龙吟四方水泽想要兴雨,凤凰引导着九只雏鸟警觉夜晚的乌鸦。
七星管弦乐曲通向典雅的新妇,矶边明月下,女儿浦口潮水平稳。
渔夫的歌声,野客的闲谈。
顾况(约700年—770年),唐代诗人,字仲羽,号云溪。他的诗多描绘自然山水,兼有婉约与豪放的风格,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顾况在唐诗中以清新脱俗见长,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受到自然风光的启发,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顾况的《句》蕴含着深厚的自然情怀与哲理思考。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句“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直接引入自然的声音和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因地形变化而导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巫峡”和“洞庭”是著名的自然景点,赋予了诗歌更为深广的文化意涵。巫峡晨云的“朝云暮不归”映射出一种无尽的思念与归属感;而“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则通过丰富的意象传递出自然的生机与人的情感交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隐含着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崦合桃花水”中的“崦”是什么意思?
“巫峡朝云暮不归”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龙吟四泽”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