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21
始上龙门望洛川,
洛阳桃李艳阳天。
最好当年二三月,
上阳宫树千花发。
疏家父子错挂冠,
梁鸿夫妻虚适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龙门山,俯瞰洛川的美景。洛阳的桃花和李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特别是在每年二三月份,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上阳宫的树木上盛开着成千上万的花朵。疏家父子因缘故未能高升,梁鸿夫妻则因志行未遂而感到失落。
顾况,字子华,号青莲,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晚唐时期活跃。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喜欢描写山水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韦七明府之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洛阳美景的留恋,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是一首表现春日美景与人事无常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洛阳的春花美景,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朋友的祝福。前两句通过“始上龙门望洛川”与“洛阳桃李艳阳天”的对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希望,洛阳的桃李在阳光下愈显娇艳,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最好当年二三月,上阳宫树千花发”,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时光,强调这段时光是最为美丽的。上阳宫的花开,象征着繁荣富贵,也隐喻着人生的辉煌瞬间。
最后两句提到疏家父子和梁鸿夫妻,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与现实无奈的思考。疏家未能高官显位,而梁鸿与妻子却因理想未遂而感到失落,这一对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突显出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理想的艰辛。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春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追求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上阳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洛阳桃李艳阳天”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梁鸿夫妻的故事旨在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