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时间: 2025-05-07 08:16:31

诗句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1

原文展示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梅尧臣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船帆轻盈,绿荫遍布的江湖画面。二十四幅船轻轻滑行在江面上。高秋时节,逆水而上,清晨经过瓜步,傍晚又湿润了须发。长风呼啸,像是在询问鲤鱼的行踪,大孤山旁传来了寒鸦的鸣叫。鱼肚子里没有书信来报家音,只能依靠乌鸦传递消息到西山区。西山的松柏应该会更好,等到官员取来的时候,可以前来拜扫。

注释

  • 帆疏疏:形容船帆稀疏而轻盈。
  • 纤绿蒲:指的是水边的绿蒲草,生长在江湖边缘。
  • 二十四幅:指的是二十四只小船。
  • 高秋:指的是深秋的季节。
  • 逆水上天去:逆流而上,仿佛是要到达天上。
  • 瓜步:指的是地点,可能是瓜步河。
  • 濡须:指的是水沾湿了胡须。
  • 长风沙顼:指长风沙中有雁阵飞过。
  • 寒乌:指的是寒鸦,秋冬时节的乌鸦。
  • 鱼腹无书:鱼肚子里没有信件,意味着无法通信。
  • 凭乌为到:依靠乌鸦传递消息。
  • 西山区:指的是作者所思念的地方。
  • 松柏:象征长青,常被用来寄托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以诗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山水、田园的美景,思想深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袁世弼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袁世弼即将赴任抚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湖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开头的“帆疏疏,纤绿蒲”描绘了船只轻盈、草木繁茂的江湖景色,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高秋逆水上天去”描述了逆流而上的艰辛,暗示了袁世弼在新的岗位上可能面临的挑战。

整首诗意象丰富,层次分明,尤其是“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牵挂,富有情感的深度。结尾的“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则流露出一种希望与期盼,暗示着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帆疏疏,纤绿蒲:描绘船帆轻盈与绿蒲草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江湖。
  2. 二十四幅轻江湖:强调船只数量,表现出江湖的生机。
  3. 高秋逆水上天去:高秋时节,逆流而上的艰辛与不易。
  4. 朝过瓜步暮濡须:时间的流逝和日常生活的描绘。
  5. 长风沙顼问鲤鱼:长风中有追问,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
  6. 大孤山侧鸣寒乌:寒鸦在山边鸣叫,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7. 鱼腹无书报家信:鱼肚里没有信,象征着无法联系的无奈。
  8. 凭乌为到西山区:依靠乌鸦传信,突显思念之情。
  9. 西山松柏应更好:对家乡美好的向往与期待。
  10. 及取之官来拜扫: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表达友谊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鱼腹无书”比喻无信可寄,增强情感。
  • 拟人:将风与乌鸦赋予人性,增添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朋友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及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情感真挚、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途与方向。
  •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丰饶。
  • 西山松柏:象征着坚韧与不变的情感。
  • 寒乌:象征孤独与思念。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视觉美感,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幅”指的是: A. 24幅画
    B. 24只船
    C. 24个景点
    D. 24种花

  2. “鱼腹无书报家信”中表达的意思是: A. 鱼肚子里有信
    B. 没有信件可以报告
    C. 鱼不喜欢书
    D. 鱼会带信

  3. 诗人通过“西山松柏应更好”表达了: A. 对家乡的失望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朋友的责备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江上吟》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表达了友谊与离别的情感,风格豪放;而梅尧臣的《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则更显细腻与恬淡,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年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一作皇甫曾诗)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 戏赠干越尼子歌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 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 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功止过 广字头的字 象笏 包含颢的词语有哪些 上天入地 尘心 龙章凤彩 赌长较短 舐皮论骨 包含螳的词语有哪些 蒲类海 見字旁的字 包含牵的成语 无憀赖 提手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枕戈击楫 包含壑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