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1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梅尧臣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这首诗描绘了船帆轻盈,绿荫遍布的江湖画面。二十四幅船轻轻滑行在江面上。高秋时节,逆水而上,清晨经过瓜步,傍晚又湿润了须发。长风呼啸,像是在询问鲤鱼的行踪,大孤山旁传来了寒鸦的鸣叫。鱼肚子里没有书信来报家音,只能依靠乌鸦传递消息到西山区。西山的松柏应该会更好,等到官员取来的时候,可以前来拜扫。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以诗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山水、田园的美景,思想深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袁世弼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袁世弼即将赴任抚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湖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开头的“帆疏疏,纤绿蒲”描绘了船只轻盈、草木繁茂的江湖景色,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氛围。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高秋逆水上天去”描述了逆流而上的艰辛,暗示了袁世弼在新的岗位上可能面临的挑战。
整首诗意象丰富,层次分明,尤其是“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牵挂,富有情感的深度。结尾的“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则流露出一种希望与期盼,暗示着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朋友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及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情感真挚、细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视觉美感,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十四幅”指的是:
A. 24幅画
B. 24只船
C. 24个景点
D. 24种花
“鱼腹无书报家信”中表达的意思是:
A. 鱼肚子里有信
B. 没有信件可以报告
C. 鱼不喜欢书
D. 鱼会带信
诗人通过“西山松柏应更好”表达了:
A. 对家乡的失望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朋友的责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