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去婢》

时间: 2025-04-30 18:09:33

诗句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如海 一作:似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9:33

原文展示:

赠去婢 崔郊 〔唐代〕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白话文翻译:

公子王孙们追逐着她的身影,她却像绿珠一样垂泪,泪水滴落在罗巾上。一旦进入权贵的府邸,那深如海洋的侯门,从此,她与萧郎便成了陌路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公子王孙:指贵族子弟。
  • 逐后尘:追随在后面。
  • 绿珠:古代美女,此处比喻诗中的女子。
  • 罗巾:丝巾。
  • 侯门:权贵的府邸。
  • 萧郎:泛指情郎。

典故解析:

  • 绿珠:据《晋书·石崇传》记载,绿珠是石崇的爱妾,因美貌而闻名。石崇被杀后,绿珠跳楼殉情。此处用绿珠比喻诗中的女子,暗示她的悲惨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被权贵夺走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悲剧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反映了唐代社会中,贵族子弟对平民女子的掠夺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作者通过此诗,抒发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受害女子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一个女子被权贵夺走的悲剧。首句“公子王孙逐后尘”,描绘了女子被追逐的情景,暗示了她的美貌和不幸。次句“绿珠垂泪滴罗巾”,用绿珠的典故,加深了女子的悲剧色彩。后两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女子进入权贵府邸后的孤独和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公子王孙逐后尘”,描绘了女子被贵族子弟追逐的情景,暗示了她的美貌和不幸。
  • 次句“绿珠垂泪滴罗巾”,用绿珠的典故,加深了女子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她的无奈和悲伤。
  • 后两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女子进入权贵府邸后的孤独和绝望,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受害女子的同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绿珠”比喻诗中的女子,加深了她的悲剧色彩。
  • 对比:通过“侯门一入深如海”与“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对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独和绝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被权贵夺走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爱情悲剧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珠:比喻诗中的女子,加深了她的悲剧色彩。
  • 侯门:象征权贵的府邸,突出了女子的孤独和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珠宝 B. 古代美女 C. 一种植物
  2. 诗中的“侯门”象征什么? A. 普通人家 B. 权贵的府邸 C. 市场
  3. 诗中的“萧郎”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情郎 C. 朋友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通过杨贵妃的故事,探讨了爱情与权力的关系。
  • 《琵琶行》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悲剧。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赠去婢》:两者都探讨了爱情与权力的关系,但《长恨歌》更侧重于宏大的历史背景,而《赠去婢》更侧重于个人的悲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崔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优秀诗作,包括崔郊的《赠去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姑苏杂咏 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 姑苏杂咏 涵空阁(在灵岩寺) 姑苏杂咏 灵岩寺 姑苏杂咏 松江亭(在吴江垂虹桥上) 姑苏杂咏 剑池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白云坞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丹霞坞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飞泉坞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下钥 坚甲厉兵 木字旁的字 有目共睹 幻觉 规圆矩方 曰字旁的字 阿世取容 包含喳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不有 特乃子 天道恢恢 尽结尾的成语 专至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