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扫花游》

时间: 2025-05-05 15:07:25

诗句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

胜游未果。

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

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

瑶佩声锁锁。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

好春又左。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

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7:25

原文展示

扫花游
作者:吴藻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
胜游未果,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
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
瑶佩声锁锁。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
好春又左。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
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


白话文翻译

在石桥那边吗?我记得这次旅途让我感到疲惫,衣襟沾染了尘土。
游玩的美好未能实现,只能在沧州的四壁之下,空虚地卧着。
梦中进入了仙境,不辨那万朵芙蓉花的美丽。
清晨的风让我害怕碧海的寒冷,明月将我吹散。
瑶琴的声音锁住了我的心,误以为是王乔在演奏,玉笙也随之和鸣。
春天又走向左边,想想桃花洞口,几度花红。
一根筷子夹着胡麻,一条溪水翠绿锁住了视线。
真像是,化作仙女的衣裳,蝴蝶飞舞在云间破晓。


注释

  • 石梁:指石头做的桥。
  • 素襟尘涴:素色衣襟沾染了尘土,表示旅途的疲惫与不堪。
  • 沧州:地名,可能指代沧海。
  • 琼台:仙境、琼楼玉宇。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
  • 瑶佩声:指佩戴的美玉发出的声音。
  • 王乔:古代乐人,可能指代音乐的优美。
  • 桃花洞:桃花源,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约1642—1717),字君实,号紫石,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吴藻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尤注重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扫花游》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作,展现了吴藻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旅途的疲惫为引子,映射出诗人内心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开篇的“石梁到否”引人入胜,既是对旅途的询问,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探讨。

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联系,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索。中间部分“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将梦幻与现实交织,构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美感,令人向往。诗人用“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展现了人在广袤自然面前的渺小。

最后,诗人以“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结束,意象的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解脱,仿佛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是一篇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梁到否:询问石桥是否到达,暗示旅途的艰辛。
  2. 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回忆旅程的疲惫,衣襟沾染了尘土,表达了身心的疲惫。
  3. 胜游未果,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理想的游玩未能实现,只能在沧州的孤寂中空虚度日。
  4. 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梦中进入美丽的仙境,不辨那千姿百态的芙蓉花。
  5.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清晨的风令人感到寒冷,明月的光辉似乎也在消逝。
  6. 瑶佩声锁锁:瑶琴的声音如锁般将心锁住,令人沉醉。
  7.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误以为是王乔在演奏,玉笙随之和鸣,表现出对美好音乐的向往。
  8. 好春又左:春天似乎又走了,感叹流逝的时光。
  9.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桃花洞口的花开几度,象征着美好的过往。
  10. 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细致描绘生活中的小景,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11.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最后的意象转变,表现出一种超然与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的艰辛与沧州的孤寂相类比。
  • 拟人:将自然界的元素赋予情感,如“明月吹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的结构,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梁:旅途的开始,象征着人生的道路。
  • 琼台:美好的理想境界,象征着追求的目标。
  • 芙蓉: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 瑶佩:音乐的象征,表现出对艺术的向往。
  • 桃花洞:理想归宿,象征着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梁”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桥
    • B. 一座山
    • C. 一条路
    • D. 一棵树
  2.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不安
    • C. 兴奋
    • D. 迷茫
  3. 诗中“桃花洞”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归宿
    • C. 旅途的艰辛
    • D. 诗人的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吴藻的《扫花游》更加注重对个人内心感受的描绘,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豪情。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吴藻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 思刘改之 红梅 红梅 其一 和送别原韵 睢阳五老图 石壁 题延福庵 梅影 秋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濒危 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窈窕冥冥 察理 虫字旁的字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包含诵的词语有哪些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广陵散绝 尣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雨泣云愁 陷怼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取诸宫中 包含也的词语有哪些 擎天之柱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包含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