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38
折荷有赠
作者: 李白 〔唐代〕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玩水的情景,他喜爱那鲜红的荷花。伸手攀折荷叶,荷水荡漾却无法形成完整的圆。远方的佳人如同彩云般令人向往,想要赠送的却隔着遥远的天际。因思念而无法相见,诗人在凉风中感到无奈与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红蕖”与古代文人常用的荷花意象相连,象征着清雅与孤高,寓意爱情的纯真与珍贵。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怀、理想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折荷有赠》创作于李白游历期间,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在江边观赏荷花,因思念远方的佳人而有所感触,抒发了心中的情感。
《折荷有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涉江玩秋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中,清澈的水面与鲜红的荷花相映成趣,展现了秋日的柔美。但随即而来的“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则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奈一并展现。荷叶的轻轻摇曳,象征着那种无法掌控的思念,似乎是对远方佳人的一种渴望。
接下来的“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诗人对佳人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一句“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奈的感慨,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借助自然景物,巧妙地表现了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因距离而生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李白诗歌中独特的豪放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距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李白抒发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无奈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佳人彩云里”指的是谁?
“相思无因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李白的《折荷有赠》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杜甫则在家国情怀与个人遭遇上有更深的叙述。两者的情感基调均是对思念的表达,却在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上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