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9:58
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
荇花深似菊,芡叶皱於荷。
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
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他。
高高的岸边修成了道路,清澈的渠道静静地流淌着。
水中的荇花比菊花还要繁茂,芡叶在荷叶旁边微微皱缩。
听说新修的桥很好,然而却又恰逢带雨而过。
怎么在平氏的客店里,宿处却没有遇上他。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表达感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游历时,描绘了他途经平公桥时的情景,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旅行中孤独的感受。
这首《过平公桥》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典型特色: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开篇以“高岸行成路,清渠淡不波”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荇花深似菊,芡叶皱於荷”,通过对水中植物的描写,使人感受到生机与和谐。诗人用对比手法,细腻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细节。
而后“闻道新桥好,还成带雨过”,则将自然景象与人事联系起来,传达出诗人对新桥的向往,但又因雨而受阻,隐含了旅行中的无奈与孤独。最后一句“如何平氏店,宿处不逢他”,则是对朋友或旅伴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自然中,却感到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揭示了在美丽的外界中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平公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
A. 高岸、清渠、荇花、芡叶
B. 山川、河流、树木
C. 风、雨、云
诗中提到的“新桥”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遗憾
B. 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