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雨叹十解》

时间: 2025-04-29 20:01:56

诗句

厌听点滴井边桐,起看空蒙一望中。

横著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1:56

原文展示

秋雨叹十解
作者:杨万里

厌听点滴井边桐,
起看空蒙一望中。
横著东山三十里,
真珠帘外翠屏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感慨。第一句写到作者厌倦了听到秋雨滴落在井边的声音,随即抬头看向空蒙的远方。第二句描绘了东山横亘的壮丽,似乎延绵三十里,最后一句则提到窗外的翠绿树影和轻柔的秋风。

注释

字词注释

  • 点滴:细雨滴落的声音。
  • :指的是梧桐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静谧。
  • 空蒙: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横著:横亘,形容东山耸立,幅员辽阔。
  • 真珠帘:比喻窗帘,形容如珍珠般的雨滴。
  • 翠屏风:翠绿的树影和轻风,描绘出秋日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东山”可与陶渊明的东山吟相联系,代表隐逸和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生于江西,精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借秋雨之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秋雨叹十解》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秋雨的细腻景象,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篇的“厌听点滴”传达了诗人对秋雨的无奈与厌倦,似乎在诉说着对季节更迭的感慨。随后的“起看空蒙一望中”则展示了诗人由内心的烦闷转向外部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从个人情感到对自然的思考。

“横著东山三十里”描绘出了一幅宽阔的自然画卷,东山的雄伟与壮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而最后一句“真珠帘外翠屏风”则将视线拉回到窗口,展现出窗外的雨帘和轻风,形成了一种内外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清新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了诗人对秋雨的深刻感受,既有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也有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可以说,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结合,体现了杨万里深厚的诗歌造诣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厌听点滴井边桐:诗人厌倦了秋雨滴落的声音,表明内心的孤独与烦闷。
  2. 起看空蒙一望中:抬头看向远方的朦胧景色,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
  3. 横著东山三十里:描绘东山的壮丽,体现自然的伟大。
  4. 真珠帘外翠屏风:窗外的雨帘与树影,表现出一种恬静的秋日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点滴”与“空蒙”,形成音韵和谐的对比。
  • 比喻:将雨滴比作“真珠”,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意象:东山、雨帘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雨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孤独与宁静共存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孤独、思考与自然变迁。
  • 东山:代表雄伟与自然的壮丽。
  • 真珠帘:象征细腻与温柔,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点滴”指的是什么? A. 雨声
    B. 泪水
    C. 风声

  2. “横著东山三十里”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自然的壮丽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中的“真珠帘外”比喻了什么? A. 雨滴
    B. 树影
    C. 生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秋雨叹十解》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孤独,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杨万里诗集》
  • 《唐宋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晚杂兴 将之荣州取道青城 乙巳早春 行路难 遣兴 寒夜移疾 夜坐示桑甥十韵 雨夜 水亭有怀 读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有讳 目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包含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促的词语有哪些 过关斩将 和淳 辵字旁的字 显赫人物 黹字旁的字 追本穷源 若之何 堂堂之阵 严气正性 秋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