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憩富阳二首》

时间: 2025-07-30 06:27:01

诗句

苕溪到得富春滩,度绿穿青半日间。

未出浙西心已喜,眼中初见浙东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27:01

晚憩富阳二首

原文展示:

苕溪到得富春滩,
度绿穿青半日间。
未出浙西心已喜,
眼中初见浙东山。

白话文翻译:

来到富春溪的滩涂,
经过绿水青山半天的旅程。
还未走出浙西,心中已然欢喜,
眼前初次看到浙东的山峦。

注释:

  • 苕溪:地名,指的是流经富阳的溪流。
  • 富春滩:富春江上的滩涂。
  • 度绿穿青:经过绿色的水域,穿过青色的山峦。
  • 浙西:指浙江省的西部。
  • 浙东:指浙江省的东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的地域文化背景是浙江的自然风光,富春江流域为著名的山水画之乡,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常常引起文人墨客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尤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游历富阳期间,体现他对浙江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诗中既有旅途的愉悦,也体现了对即将到达新景的期待。

诗歌鉴赏:

《晚憩富阳二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欣赏和对家乡的热爱。首联“苕溪到得富春滩”直接交代了地点,读者随即能感受到诗人正置身于自然之中。接下来的“度绿穿青半日间”,用“度绿”“穿青”形象地描绘出绿水青山之间的行旅,仿佛能听到水流声和鸟鸣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未出浙西心已喜”,表现了诗人对于即将到达浙东的期待和兴奋,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全诗充满了生动的生命力。最后的“眼中初见浙东山”则是对未来景色的描绘,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喜悦与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苕溪到得富春滩:诗人描绘自己来到富春江的滩涂,设定了时间和地点。
  2. 度绿穿青半日间:形象地描述了旅途中经过的美丽山水,表现出旅途的惬意。
  3. 未出浙西心已喜:尽管还未离开浙西,心中早已充满欢喜,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美景的期待。
  4. 眼中初见浙东山:通过“初见”一词,展现出对新景色的惊喜和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度绿穿青”展现山水的美丽。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通过描绘旅途中美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苕溪:象征自然的清新。
  • 富春滩:代表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绿水:象征生命与希望。
  • 青山:象征稳重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描绘的地点是哪里?

    • A. 富春江
    • B. 西湖
    • C. 黄山
    • D. 太湖
  2. “度绿穿青”中的“绿”指的是什么?

    • A. 山
    • B. 水
    • C. 天
    • D. 草
  3.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哀伤
    • B. 喜悦
    • C. 愤怒
    • D. 忧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家国的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示山水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安宁。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晚憩富阳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更多表达豪放气质,而杨万里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
  • 《杨万里诗词选》:收录杨万里作品,提供背景信息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已亥杂诗 303 已亥杂诗 302 已亥杂诗 301 已亥杂诗 300 已亥杂诗 299 已亥杂诗 276 已亥杂诗 245 已亥杂诗 148 已亥杂诗 150 己亥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冷枪 矜勉 势在必行 川字旁的字 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涉危履险 开佛光明 宽怀大度 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尘外孤标 鹰鼻鹞眼 包含厉的词语有哪些 陟方 隐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